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裏橋之戰(一)

革新三年臘月二十,雪花飛舞,將天地染成白色,然而在這種寒冷的天氣裏,直隸四處依然炮聲陣陣,槍聲不斷,復漢軍與清軍依然在直隸四處陷入了瘋狂的絞殺。

相對於此時的清軍而言,復漢軍無疑占據著更加主動的姿態,特別是在奪下天津之後,十余萬復漢軍開始朝著通州方向逼近,與正在通州駐紮的清軍形成對峙局面,而此時也是南北兩個皇帝相聚最近的時候——僅僅只有三十裏。

雍正派多羅郡王璘布統帥馬、步兵兩萬余人,守在張家灣至八裏橋一線,扼守通州至京師廣渠門的大道,另外派鑲黃旗蒙古都統多濟爾,率領蒙古馬隊八千余人守在麻利橋,另外還派了正藍旗滿洲都統德裏濟率領五千馬隊,守在馬駒橋東南,以防復漢軍從馬頭西進,繞道進犯京師。至於雍正本人,則親率新軍六萬人防守通州,以為八裏橋後援。

除此之外,還有一萬馬隊駐守齊化門以東至定福莊一帶,這支軍隊的作用便是雍正用來以防萬一,倘若正面真的打不過,他們將會協助莊親王允祿,並三萬新軍掩護京城的八旗退往喜峰口,到時候也能作為大清東山再起的條件。

北伐已經有數月,復漢軍的前進速度令人嘆為觀止,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復漢軍與清軍之間,並沒有發生過真正的大規模決戰,而都是以小規模的交鋒為主。

如今到了八裏橋,清軍終於選擇要大打一場了,對於復漢軍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畢竟在此之前,清軍一直屬於避戰狀態,復漢軍就算想要打,也沒有特別好的機會。

東安,如今已經成為了前敵指揮所在,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的高級將領匯聚一堂,等待著即將到來的作戰命令。

寧渝身上披著一件黑色的大氅,他終究習慣了湖廣和南京炎熱潮濕的氣候,對北面的幹燥天氣有些不太適應,臉色都變得有些蠟黃,不過精神上還是非常不錯,畢竟決戰即將到要到來。

“此次北伐,進度比之前想象的要快很多,不過局勢發展如此,諸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北伐絕不以京師為結果,亦不以盛京為限。”

寧渝的聲音略顯生硬,這也是為了回應之前朝廷當中一些人的議論。

在北伐這件事上,沒有任何人敢於反對,畢竟這是天下第一大事,可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北伐只需要拿回關內就好,恢復長城防線就算完事大吉,接下來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些人始終都以更加警惕的眼光,看著目前越發強大的復漢軍。

一些酸儒發自內心的認為,打仗不是一件好事,像寧渝這般瘋狂擴軍的皇帝,純粹就屬於窮兵黷武,他們不敢在寧渝面前說這些,可是不妨礙在一些其他場合宣揚。

因此,寧渝此次第一句話,便是反擊這種北伐止步關內論,也是對軍心的安撫,畢竟臨到戰前,還有人會擔心裁軍的問題,可是會很影響戰鬥力的。

“原本有些話,現在不應該說,可是不說也不行,咱們將來打下了關內關外不是問題,可是並沒有徹底緩解我大楚的外部環境問題,因為在北方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敵人,那就是決意插手此戰的俄人……”

寧渝微微抿了抿嘴,“我們的國家土地遼闊,也注定會面對很多敵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因此將來的大楚,始終都無法真正避免戰爭……八旗、俄人、日人、緬甸乃至於其他地方,將來還有太多的敵人。”

“吾輩大志尚未成功,諸位仍需努力!”

台下將星熠熠,眾人望著寧渝的神色裏,透露出狂熱的崇敬之色,皇帝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戰事結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是好事,可是對於這些當兵吃餉的軍人而言,如果真有一天不拿刀槍,改換鋤頭,他們又怎麽能夠適應的了?

“陛下萬歲,復漢軍萬歲!”

“此戰必勝,我李石虎願為第一線!”

“想得美,我錢英亦不服輸,真要到了戰場上,我部當第一個攻下雍正帥營!”

眾人聽到寧渝的保證後,頓時放下了心來,卻又開始了爭奪主攻的位置,畢竟這也算是這幾年最後一場大會戰,將來即便跟俄人在北疆打,那也是規模極小的戰事了。

寧渝微微一笑,凝聲道:“戰事上的東西,朕也就不多說了,畢竟參謀部擬定的方案已經足夠好了,但是在戰事保障上,朕還是要提點幾句,各部的軍資需求一定要由各師各團司務處單獨匯總,一應欠缺應當竭力籌集,著內閣及樞密院會同處置,能發下去的都先發下去,將來再匯總對賬,但是發現問題,一定要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