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

聖彼得堡,雖然是如今俄羅斯帝國的首都所在,可是它並不是一座具備多麽悠久勢力的城市,反倒年輕的可怕——自從彼得大帝於1703年擴建聖彼得堡以來,它到如今也才二十三歲而已。

當然,聖彼得堡在俄人的心中地始終都非同凡響,它是在原來的彼得保羅要塞基礎上發展來的,而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也是彼得大帝親手監督建造的北方雄城,並在這裏見證了大北方戰爭的波瀾壯闊。

對於急於擺脫帝國內部守舊派束縛的彼得大帝而言,莫斯科給他帶來的回憶只有種種不堪,因此在建造了彼得保羅要塞之後,就順理成章的發展了聖彼得堡,並於1712選擇從莫斯科遷都到了聖彼得堡。

隨著十五年的風雨已過,彼得大帝也已經入土三年,而作為大帝的繼承人葉卡捷林娜一世也已經一命歸西,如今聖彼得堡的主人換成了年僅十一歲的彼得二世,而任何一個聖彼得堡人都知道,這座城市背後真正的掌權者是亞歷山大·達尼洛維奇·緬什科夫元帥。

作為如今俄羅斯帝國最高掌權人的緬什科夫元帥,其背景事跡堪稱傳奇,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平民逆襲案例,頗為有趣的是,這位元帥的事跡跟韋爵爺頗為相似,因此也可以說是俄羅斯版本的“韋小寶”。

首先,二人的出身和機遇很相似,他們都是出身極為卑賤,像韋小寶是妓女之子,而緬什科夫則是賣餅少年,都算得上當時的下九流人物。

韋小寶發跡是因為被茅十八帶到皇宮中,誤打誤撞變成了一個假太監,才認識了康熙皇帝,而緬什科夫的經歷也足夠傳奇,他是因為在賣餅的時候算錯了賬,跟克裏姆林宮的士兵爭吵的時候,被當時的彼得大帝見到,然後便一見如故帶到了宮中,還被編入了皇帝的親軍“少年軍”中,從此開始了發跡之路。

其次,二人貪財好色的性格也很相似。韋小寶經歷無需多言,貪財好色無一不通,而這位緬什科夫元帥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他在1703年到1712年奉命建造聖彼得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創辦了磚瓦廠、木材加工廠、玻璃廠、鹽場、漁場、釀酒廠等各種企業,還通過自己侵吞的田產來供應糧食,可謂大撈特撈。

後來在彼得大帝執政期間,當時還成立了專門調查緬希科夫貪腐行為的調查組,結果查出他的資產多達一百五十多萬盧布,相當於俄羅斯全國全年總支出的三倍,堪稱整個歐洲的首富,當然由於彼得大帝跟他感情深厚,這件事後來也不了了之了。

在好色方面,緬希科夫元帥不光養了許多情婦,其中像彼得大帝的老婆,也就是葉卡捷林娜,在遇見彼得大帝前曾經是緬希科夫專寵的軍妓,因此二人的關系也是相當復雜,卡捷林娜當初能夠上位,也是多虧了自己這個老情夫的幫忙,在這一點上,緬希科夫元帥也算得上頗為厲害了。

當然了,韋小寶畢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可是緬什科夫元帥卻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如今的他不僅僅是俄羅斯帝國陸軍元帥,也不僅僅是神聖羅馬帝國伯爵,更成為了整個俄羅斯帝國的實際掌權者。

如今的緬希科夫元帥大權獨攬,躊躇滿志,便自己給自己授予俄國最高軍銜——俄國大元帥,卻是連沙皇彼得二世都要看他臉色。因此在聖彼得堡的一些疑難角落中,甚至有不少人稱呼他為“半個皇帝”。

在聖彼得堡的夏宮中,年幼的彼得二世正平靜地坐在高位上,而在他的身旁則擺著另外一個稍微矮小一些的椅子,它上面正坐著當今俄羅斯帝國大元帥緬希科夫,一臉志得意滿地模樣。

至於在宮殿下方,則站著許多名俄國重臣,他們基本都是最高樞密院的成員,像擔任烏克蘭駐軍司令的陸軍元帥戈利岑公爵,還有多爾戈魯基公爵、外交大臣利津伯爵等人,濟濟一堂。

所謂的最高樞密院,是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設立的最高咨詢機關,通常成員是七人到八人左右,如今成為了整個俄羅斯帝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一切重大國政,而緬希科夫元帥便是通過主導最高樞密院的形式來主導國政。

跟往常一樣,樞密院大臣們開始輪流匯報著自己的工作,其中或內政、或外交、亦或是各部衙門本奏章程遞解上來,由諸臣共同商量議定,而緬希科夫則進行最後的拍板,只是在場大部分人都是緬希科夫的親信,諸多事物早已議定妥當,因此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整個過程顯得極為單調而無聊。

過了半晌,就在小皇帝彼得二世都打一個哈欠的時候,老元帥戈利岑公爵卻是睜開了惺忪的雙眼,低聲道:“聽說東西伯利亞總督沙耶洛夫的呈奏剛剛到了聖彼得堡,臣心裏多多少少也聽說過一些,似乎開拓遠東的事情有些阻礙,只是今日卻不知為何不曾被人說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