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黃金五年(第3/3頁)

“就這麽捉回去?那會不會有什麽影響啊……”黃奎心裏還是多多少少有些疑慮。

陳煥章笑了笑,低聲道:“自然不會直接弄回去,到時候這些人都需要處理一下,至少都得閹掉,然後再弄到椰城去賣,這可是真正的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黃奎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一片喜色,他不由得擡頭望向了島內茂密的森林,卻似乎看到了一片片的金礦……

革新十二年七月,原來的巴達維亞,如今的椰城已經變得越發繁華,自從原來的荷蘭人被驅逐出亞洲之後,華人便徹底接管了本地的統治,並在後續的幾年時間裏,不斷地打擊著原來爪哇國的勢力範圍,使得華人的聲勢一時無兩。

特別是借助馬六甲黃金水道的幫助,華夏同西方的貿易自然也就越發興盛,不光是同英、法、瑞典等國建立起了貿易關系,連同其他的一些歐洲國家也都紛紛開啟了對東方貿易,在龐大無比的貿易順差面前,大批量的黃金和白銀逐漸流入華夏。

在擁有了大量的海外黃金和白銀之後,大楚本身的貨幣政策也暫時擺脫了金銀儲量的束縛,發行了巨量的金銀幣,進一步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大量的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鋪開,像織布廠、碾米廠、機械廠、鑄幣廠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工廠出現,使得大楚的經濟迎來了徹底的爆發。

其中最值得引起人們關注的,便是大楚內閣發布的政府報告中,革新七年的歲入僅僅只有八千三百萬銀元,而到了革新十一年的時候,歲入就幾乎實現了翻倍,一億六千萬元的政府歲入,幾乎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

當然,在這個年代裏,朝廷歲入依然是最頂級的機密,因此得知這個數字的,只有少量的一些人,而對於寧渝而言,這個數字卻並不算很難預估到,原因很簡單,自從通過五年時間的工商業建設後,目前大楚的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標志,便是作為原本華夏經濟結構主體的田稅,已經不再是主要的收入了,甚至在經過多次減稅減賦之後,四千萬元銀元收入的田稅,僅僅只占據到其中的四分之一,而工商業稅收和朝廷自有產業的收入則占據了其余的四分之三。

“黃金的五年,偉大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