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出兵(第2/3頁)

嘉靖眼前一亮道:“方卿家繼續講。”

方獻夫捋了捋胡子得意地道:“以上都是次要的,此計的最高明之處是在於釜底抽薪。韃靼人本來只有百來萬人口,征兵二十萬,基本把最能鬧事的青壯都抽掉了,剩下的婦孺老弱便就好辦了,無論是控制,還是教化都容易得多。”

此言一出,瞬時猶如醍醐灌頂,大部份官員都不禁恍然大悟,同時倒吸一口冷氣,這果然是一條釜底抽薪的“毒計”啊,此法如果真能實行,那麽困擾大明一百五十多年的北方問題,真的有可能得到徹底解決。

嘉靖激動得俊臉充血,目光望向徐晉問道:“徐卿,如方卿家所言否?”

徐晉有些意外地看了方獻夫一眼,這個釜底抽薪之計並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從後世的清朝總結出來的。眾所周知,大明國祚兩百七十多年,從來沒試過徹底征服北方的蒙古人,而清朝卻輕易如舉地辦到了,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女真人也是馬背上的民族,與蒙古人同宗同源,但最重要的一點卻是征兵。

沒錯,就是征兵!

清兵入主中原後,為了打擊殘明勢力,控制廣大的國土,他們大量從蒙古征兵,要知道當時的韃靼也就百來萬人口,青壯年幾乎全部被滿清政府征走了,剩下的老弱婦孺想鬧事也鬧不起來,既然清朝能做到這一點,大明自然也能做到,當然,其中一個前提是首先用武力暫時壓報韃靼人,否則征兵也就無從談起了。

徐晉點了點頭淡然道:“回皇上,基本如方尚書所言,不過具體操作起來,還需配合其他措施,譬如鼓勵漢人出塞定居耕種,與韃靼人通婚等等,從小培養韃靼人對大明的歸屬感,假以時日,這個民族便會徹底融入我大明。”

戶部尚書秦金皺眉道:“這些說起來簡單,但要做到卻是不容易,譬如塞外苦寒貧瘠,怕是沒多少人願意出塞定居的,我大明勞師動眾,耗費無數錢糧,即使最終征服韃靼,得到一塊廣袤的不毛之地,其實並不劃算。”

徐晉不由無語,秦財神果然三句不離本行,眼裏除了錢銀還是錢銀,不過,有這樣一位盡職盡責財政部長,國庫想沒銀子都難。

徐晉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秦大人此言差矣,首先,正如本國公之前所講,穩定是發展的基石,沒有穩定的環境,其他一切都是徒勞,韃靼是我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脅,比倭寇為害更嚴重,只要能解決掉這個隱患,耗費再多的錢糧也是值的;其次,塞外可不全是苦寒貧瘠之地,譬如河套平原、豐州川、呼倫貝爾等等,這些都是水豐草茂的沃野,宜耕宜牧,相信我大明的子民都會很樂意到哪裏定居。另外,塞外的礦產資源……咳,就是煤炭、銅、鐵、銀、鈾、鍺、稀土……反正非常豐富,大明不僅不虧,還賺翻了。”

殿內一眾官員不禁面面相覷,秦金卻是兩眼放光,他雖然不知道鈾、鍺、稀土是什麽玩意,但煤、銅、鐵、銀他認識啊,尤其是銀和銅,不就是銀錢嘛!

秦財神是個實在人,有銀子什麽都好辦,只見他正氣凜然地道:“如果真如靖國公所講,本官同意出兵北伐,但是打仗花了多少銀子,至少得做到收支平衡,否則本官日後定然參靖國公一本。”

徐晉不由哭笑不得,這位還真是認錢不認人的主兒啊,幸好,他徐晉是個穿越者,對後世蒙古地區發現了多少礦產還是有點了解的,至少煤的儲藏量十分巨大,而全國最大的稀土礦就在內蒙古,當然,稀土在大明應該暫時沒啥用。

“秦大人,不是本國公誇海口,我大明若能占領韃靼,三年之內便能還本,十年之內可贏利數倍,當然,前期還需要一些投入!”徐晉循循善誘地道。

秦金聞言眼神更加炙熱了,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金獻民再也聽不下去了,冷斥道:“休得再妖言惑眾,靖國公所言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韃靼的前提之下,若是辦不到,說再多也是徒勞!”

徐晉劍眉稍揚起,淡道:“那金閣的意思是什麽都不去做,就等著不勞而獲了?”

金獻民冷哼一聲:“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解決韃靼問題不是非出兵不可。不出兵,固城而守,與民生息,這就是本官的意思。”

徐晉淡道:“本官的意思卻是出兵北伐,一勞永逸。既然我們意見相左,不如聽聽在場諸位同僚的意思?”

金獻民嗔目怒視,高聲斥道:“徐子謙,爾為了一己之私,妖言惑眾,盅惑君上窮兵黷武,青史必不容你。”說完竟然撲通的跪倒,對著禦座上的嘉靖痛哭道:“皇上,徐晉此人好大喜功,極力慫恿皇上出兵北伐,倘若兵敗,必陷我大明江山於萬劫不復之地,老臣在此懇請皇上三思而後行。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老臣恬為內閣首揆,若不能規諫引導君王向善(好),那是臣的失職。皇上倘若堅持要出兵北伐,那老臣只能慟然乞骸骨還鄉怡養天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