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2/3頁)

書生一邊吟詩,一邊抽出了腰間的長劍,手舞足蹈地揮舞起來,那些西洋人不由傻了眼,紛紛後退開去,生怕被這個突然抽瘋的書生誤傷了。

“吾有一寶劍,夜靜匣中鳴。寒光照蒼宇,劍氣化流星……”

“咳咳,兄台好詩好詩,兄台剛才說沿此往東過三個街口左拐,接著又該如何走?”西洋人輕咳兩聲打斷了書生的自嗨。

那名書生不爽地還劍歸鞘,冷哼道:“你這洋番好生不懂規矩,吾正詩興勃發卻被汝打斷靈感,真真可惱!”說完便憤憤地大步離去,只留下那幫洋人在風中淩亂。

……

夜色蒙朧,皎月初升,乾清宮養心殿中,嘉靖帝朱厚熜正心情美美噠批閱著奏本,這小子已經咧著嘴樂了一晚上。

這也難怪,今日下午,嘉靖收到了從大同傳回的捷報,說是西路軍抄沒了俺答本部老巢土默特,斬首九千余級,還把土默特萬戶的所有官僚貴族都包圓了,其中便包括俺答的可敦,另斬獲牛羊數十萬頭,解救兩萬多名漢奴,真是一場大捷啊!

此外,就連李福達這對反賊父子也授首了,正是喜事連連啊,試問嘉靖能不樂嗎?

此時的朱厚熜就好像打了十斤雞血似的,只覺渾身上下都是勁,通宵批閱湊本都不成問題,不過,嘉靖就算想幹通宵,也沒那麽多奏本給他批閱啊,畢竟送到禦案上的奏本都是內閣挑選出較為重要的,其他微不足道的事,一般不會麻煩皇上,內閣自己就處理掉了。

且說嘉靖幹勁十足,運筆如飛,不知不覺間便批閱到最後一份奏本了,打開一看,發覺字跡有些眼熟,再一看署名,赫然見到“臣張璁奏上”這五個字。

嘉靖愕住了,臉色漸漸變得復雜起來,張璁被貶已經快兩年了,嘉靖都快要淡忘掉這個名字了,此刻忽然見到這個曾經熟悉的名字出現在自己的案頭,不禁五味陳雜。

嘉靖是個念舊的人,曾經把張璁視為心腹,當年要不是張璁牽涉到武定侯郭勛謀反一案,再加上張璁跟徐晉不和,嘉靖也狠不下心來把他貶出京去,畢竟張璁是大禮議中第一個支持他的臣子,而且當年張璁的一封《大禮疏》幫了他大忙,讓他在最無助的時候,頂住了楊廷和等重臣施加的巨大壓力,給親生父親興王爭得了名份。

嘉靖默默地把張璁這份奏本讀完,然後輕籲了一口氣。張璁這份奏本反映了全國驛站所存在的弊端,建議進行全面整改,他所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而且列出的整改方案也很有見地。

嘉靖提起朱筆,在奏本上欣然地批下一行字:準奏,轉送兵部與戶部具議。嘉靖批示完後擱下朱筆合上奏本,伸了個懶腰喊道:“來人。”

司禮監掌印太監常恩懷在門外閃了進來道:“奴才在。”

“今晚內閣誰當值?”嘉靖問道。

“回皇上,今晚是王(瓚)閣老當值。”常公公答道。

嘉靖嗯了一聲,又問:“對了,張璁現在何處任職,朕一時間忘了。”

這位常公公不知是記性好,還是做足了功課,立即答道:“回皇上,張璁如今在山東濟南府昌平驛任驛丞一職。”

嘉靖皺了皺眉道:“張璁這份關於全國驛站整改的奏本很有見地,嗯,傳朕旨意,即日起調張璁回京任職戶部,著內閣明日具議此事。”

常公公小心翼翼地道:“是,奴才這便派人通傳閣。”

嘉靖揮了軍手道:“去吧!”

常公公正要轉身離開,忽然醒起一件事,停下來問道:“皇上今晚在何處安寢?”

嘉靖沉吟了片刻道:“坤寧宮吧。”

嘉靖本來是不喜吳皇後的,但是自去年以來,吳皇後竟然變得越來越乖巧懂事了,侍奉母後也盡心盡力,跟後宮其他妃嬪亦相處得十分融洽,所以嘉靖便對她漸漸改觀了,臨幸坤寧宮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然而奇怪的,嘉靖臨幸次數最少的德妃近日懷上了,反而是吳皇後的肚子一直不見動靜,至於之前流過產的淑妃也沒懷上,估計是流產傷了身體,始終沒有再懷上。

且不說嘉靖如何擺駕坤寧宮,很快,嘉靖要調張璁回京任職戶部的口諭便通傳到內閣了,今晚在內閣值班的內閣輔臣正好是王瓚,王閣老對此絲毫也不意外,仿佛早有預料一般,他放下手中的茶杯淡笑著說了兩個字:“成了!”

很明顯,張璁的那份奏本能出現在嘉靖的禦案上,正是王瓚在背後操作的,倘若內閣一直把持在金獻民和廖紀這些護禮派手中,張璁的奏本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嘉靖案頭的。

在這個陽春三月裏,冬藏了兩年的張璁終於積蓄夠養份,迎來了重生的季節。

前面便提到過,張璁是個十分擅長抓住時機的人,如今朝中有人照應,而他最忌憚的那個人又在韃靼征戰,他便果斷抓住這個時機破土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