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嘉靖祭父(第2/2頁)

獻帝即是嘉靖的父親興王朱佑杬,死後由明武宗朱厚照賜謚號“獻”,後來嘉靖登基後,通過了大禮議之爭,終於逼得以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讓步,為父王爭得“興獻帝”的尊號,但不加“皇”字。

後來,嘉靖還想把父王的神主放入太廟中供奉的,但遭到了大臣的拼死反對,再加上徐晉委婉相勸,這才放棄了這個念頭,如今興獻帝的神主牌位還供奉在建成不久的世廟中呢。

張璁是當年大禮議,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嘉靖的人,所以嘉靖一直都念著他的好,盡管張璁數次遭到貶謫,最後還是被嘉靖重新起用了。

而且就目前而言,在滿朝文武大臣當中,除了徐晉,嘉靖最寵信的大臣就是張璁了,很多事都會找他商量。

這時,只見嘉靖點了點頭,感傷地道:“昨日母後夢到父王,說王府的屋頂破了,父王被濕淋了一身,所以朕很擔心,父王托夢給母後,其中是不是有什麽寓意?張卿博學多才,可否為朕解夢?”

張璁目光一閃,捋須沉吟了片刻才道:“夢乃天人感應的一種方式,嗯,王府屋頂破了,漏水,估計是應在顯陵上了,皇上不如派人到顯陵檢查一番,或可找出原因。”

顯陵即興王朱佑杬的王墓,位於湖廣鐘祥的純德山,原名松林山,嘉靖三年時,興王墓被正式改為顯陵,之後松林山也被改名為純德山。

嘉靖一拍額頭道:“對啊,朕怎麽沒想到這個,莫非真是父王的陵寢漏水了?豈有此理,如果真是如此,負責守陵的家夥真該殺頭。”

張璁眼珠一轉道:“皇上,臣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張卿但說無妨!”嘉靖道。

張璁輕咳了一聲道:“臣算了一下,六月十七便是大行獻帝十周年忌日了,正所謂百善孝為先,皇上何不趁此機會親自回龍興之地祭拜大行獻帝呢?倘若真是顯陵漏水,證明此地風水有變,倒不如命人在天壽山擇一處風水寶地,將大行獻帝之靈柩遷回京重新安葬。”

嘉靖聞言不由大為意動,天壽山是大明歷代皇帝的寢陵所在,而嘉靖一直有個心願,就是給父王爭一個皇帝的名份,樹立自己興王一脈的皇室正統,這個念頭雖然曾因為徐晉的勸諫而暫時打消過,但卻沒有徹底打消,此時經張璁提起,這個念頭頓時便像野草般在心裏瘋長,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難怪,如今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疆土比太祖開國那會還開大得多,嘉靖難免顧盼自傲,再加上禦極八載,把滿朝大臣都治得服服帖帖的,於是便有點膨脹起來,樹立本系皇室正統的意願便越發的強烈了。

張璁不愧是政治投機老手,顯然揣摸透了嘉靖的心思,於是便趁機投其所好,一下子就把嘉靖給撩起來了!

果然,嘉靖來回踱了片刻便下定了決心,拍板道:“張卿這提議很好,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六月十七是父王的十周年忌日,朕是應該回去祭拜一番了,也正好聊慰母後之心,嗯,朕回鄉祭拜顯陵之事便交由張卿你負責吧。”

張璁大喜,連道:“臣領旨!”

嘉靖又道:“如今已經是三月底,還剩兩個多月,時間緊迫,張卿宜抓緊,朕會下旨讓禮部全力配合。”

第二日,嘉靖要回鄉祭拜顯陵的消息便滿朝皆知了,引發了一場震動。

皇帝乃國之本,離京出巡可不是小事,大臣們輕易是不會同意的,但是,這次嘉靖是要回鄉祭拜生父,而且還選了興獻帝十周年忌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大臣們就算想反對也不能了。

正所謂百先孝為先,忠和孝本就是儒家兩大核心價值觀,試問哪個敢阻止皇帝盡孝?

所以,嘉靖離京回鄉祭拜顯陵的事便理所當然地通過了,張璁作為“項目”負責人,自然是要貼身隨行的。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宰相門前三品官,張璁跟在嘉靖身邊貼身隨行,權力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所以嘉靖回鄉祭祖的這段日子裏,張璁的話恐怕比內閣首輔還要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