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有心栽花,無心插柳

“朕原以為先父托夢給太後之事會應在顯陵上面,但是如今看來,顯陵其實並未漏水,如此一來,倒是不好輕易遷陵了,一來朕擔心會壞了顯陵的風水,二來朝中眾大臣也未必肯答應,張卿家以為朕還該不該把先父之靈柩遷回京安葬呢?”

張璁一聽,心裏便不由謹慎地斟酌起來了!

話說張璁年近五十,第八次參加會試才得中進士,而且名次也不高,本來這輩子的能混到六品就不錯了,結果人家靠著“議禮”獲得少年皇帝嘉靖的菁睞,雖然兩度被貶謫,但最後還是東山再起,如今更是青雲直上。

本來嘛,混官場使些手段也無可口非,張璁抓住了“議禮”的好機會脫穎而出,這也沒啥的,誰叫人家機靈敏捷。

可是張璁一直在“議禮”上面做文章,削尖腦袋討好嘉靖往上爬,還借此打擊排斥異己,那就很有問題了,所以說張璁是個政治投機者,絲毫也不以為過。

張璁這次趁機攛掇嘉靖回鄉祭拜顯陵,目的性就很明顯了,也是在“議禮”上做章。張璁揣摸透了嘉靖試圖樹立興王一脈為大明皇室正統的心思,於是便投其所好,提出要把興王靈柩遷回京入葬天壽山皇陵,無非是等於給興王朱祐元皇帝的待遇,這樣一來,既遂了嘉靖的意,而張璁自己也能在此過程中往上爬,掌握更大的權力。

如果能成功把興王朱佑杬的靈柩遷入天壽山皇陵,對張璁來說,毫無疑問是大功一件,所以張璁是恨不得嘉靖下定決心遷陵的。

但是,嘉靖現在提出擔心會影響風水,張璁就不得不謹慎了,他作為首倡者,如果遷陵後真的發生不好的事,估計這筆賬最後會算到他頭上,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張璁不得不謹慎斟酌一番說詞,最好拿了好處,然後還不用承擔背鍋的風險。

只見張璁捋著胡須沉吟了片刻才答道:“皇上所慮甚是,如今顯陵的風水自是上佳的,倒是不敢輕易動遷,不如這樣吧,等回京之後,皇上可命一精通堪輿的風水大帥尋龍點穴一番,若能在天壽山下找到比顯陵更佳的風水寶地,那把大行獻帝之寢陵遷回京去,若不能,也只好作罷了!”

張璁不愧為官場老鳥,這手太極打得可謂是圓潤老到,既聽起來合情合理,又規避了風險,到時遷陵後若是發生禍事,大可把責任推到尋龍點穴的風水大師身上,完美!

嘉靖聽完後果真深以為然,點頭道:“還是張卿家考慮周全啊,嗯,那便就這麽辦吧,不過顯陵擴建之事也要提上日程,朕要雙管齊下,倘若日後尋不到風水更佳的龍穴,便只好委曲父王繼續在顯陵安葬了。”

君臣兩人又聊了片刻,嘉靖這才滿意地把張璁打發出去。

嘉靖打發走張璁後,在殿中來回度了幾步,便興沖沖地回到禦案後提筆,殿中侍候的小太監立即機靈地上前磨墨。

嘉靖打開一份空的聖旨便開始動筆寫諭旨了,這份諭旨是寫給內閣的,用盡了春秋筆法,雖然沒有直接表明要把顯陵遷回京,但字裏行間所透露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明顯,嘉靖這是要放出風聲試探官場的反應了,然後再視情況作出安排,當年了八年的皇帝,嘉靖這小子的帝王手段是越發的純熟老練了。

想當年嘉靖初登大寶時,為了在生父神主牌上寫“皇考”還是“皇叔考”,還不得不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才逼使首輔楊廷和作出輕微的讓步。

如今嘉靖禦極已八載,朝中的文官勢力已遠不如楊廷和的時候強大了,相反,附和他的新貴派還完全占據了上風,所以嘉靖料定遷陵的事阻力不會太大。

不過,遷陵畢竟是大事,把父親的靈柩遷入天壽山皇陵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肯定會有不少“迂腐”的大臣反對,為了防患於未然,所以嘉靖還是決定先放出風聲試探一下,倘若事不可為便暫時緩上一緩,先把那些反對最激烈的刺頭收拾了,然後再繼續推進遷陵的進程。

當然,遷陵的前提是要找到風水更佳的龍穴,否則一切都是白搭。

且說嘉靖寫完諭旨封裝好,然後命人送回京城內閣討論,凈了手便打算到賢妃(賀芝兒)的住處就寢,此時,一名太監興高采烈地快步行進殿中,赫然正是吳皇後的太監總管畢春。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畢春一進來就撲通地跪倒地上,那張臉笑得跟朵菊花似的燦爛。

嘉靖愕然問道:“喜從何來?”

畢春喜滋滋地道:“皇後娘娘有喜。”

“皇後有……什麽,皇後她有喜了?此話當真?”嘉靖回過意來,驀地彈了起身。

“李聞言太醫剛剛給皇後把過脈,確確實實是喜脈。”畢春答道,瞧這貨心花怒放的模樣,比他自己當爹還要開心,奴憑主貴嘛,若吳皇後誕下龍子,那皇位的位置就更加穩如秦山了,再也不用擔心被北靖王的義妹賀芝兒取而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