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機械化農業 作為一個合格的準商……

作為一個合格的準商人, 被看穿商業計劃的龍向梅半點沒慌,愣是捧著滿臉天真的表情,聽完了劉胖子的長篇大論, 演技堪稱一絕。等劉胖子說完之後,會議也差不多到了尾聲。龍向梅想了想,覺得常溫血醬鴨暫時搞不了, 於是叮囑了道:“我再想想,你先別跟別人說, 萬一被人搶先,我們要吃虧的。”

劉胖子點頭:“知道。你也別跟外人講。”

兩位女同志的意見瞬間達成一致, 散會後,不理會趙秘書的挽留, 手拉著手去找楊文忠了。

楊文忠正在跟小作坊的老板們閑聊,龍向梅一把將人薅了出來, 拉到個沒人的地方,跟劉胖子你一言我一語的, 把養殖場搬家的事說了出來。如此天上掉餡餅,楊文忠差點沒敢信!二話不說,撒腿跳上了他的摩托車, 往村裏狂奔而去,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 替劉胖子搬家掃平障礙。不然就要錯過放鴨苗的時間了!

本地鴨苗通常在清明前後集中售賣,現在四月中,已經賣得只剩尾貨了。也是龍向梅的直播間賣貨太給力, 讓劉胖子反應不及,不然肯定不會如此倉促。而養殖場搬家,從來不容易。所謂家財萬貫, 帶毛的不算,說的正是養殖業的風險。任何一點小動靜,都可能造成家禽家畜的全軍覆沒。所以一般而言,他們等閑不會搬家。

然而任何事都有意外。龍向梅在直播間賣血醬鴨,固然良種鴨版本的鴨子銷售量占絕對優勢,可已經萎縮到觸目驚心的麻鴨養殖,總共也沒剩多少存量。劉胖子在直播間小火了一把之後,網線那一頭的網友還只看個樂子,本地居民卻立刻掀起了一股吃麻鴨的風潮。

要知道越是小地方,越喜歡跟風。且他們往往有比較強的本地榮譽感,常常因榮譽感過強,被批判為地方沙文主義。因此,當家鄉的好東西,被外人認可的時候,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產生與有榮焉的心情。這就是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原理。

於是導致的直接結果,不單劉胖子,其余養麻鴨的養殖場,基本被掃蕩一空。以至於龍向梅的淘寶店裏,高配版的血醬鴨被迫下架。看著飛走的小錢錢,龍向梅和直播間的網友恨不得抱頭痛哭!

鴨子賣完了,劉胖子喊了個熟悉的魚販子,把塘裏的魚統統便宜打包賣了,盡可能的回籠資金。那邊楊文忠雷厲風行,拉著張國臻的大旗,喊上蘇妙雲壓陣,三下五除二的把新養殖場規劃了出來。龍向梅、蘇秋菱、啞巴劉遠浩、寡婦劉曉君以及楊文忠兩個堂弟楊文友和楊文雄的田地池塘,通過置換與補償等手段,連成了一大片。

犁田機在田裏馳騁,以每小時每畝的速度,飛快的翻滾著土地。區區六七家的田地,幾天就能翻完,比耕牛有效率多了。且一台乘坐式水田旋耕機的價格只要一萬三左右,村裏幾家人合買,或者租用某家的,也比養牛輕松得多。不知不覺間,各村寨的春天已經不再是耕牛聲聲,而是馬達突突了。

魚鴨混養的池塘整修也很快,張國臻都被擡出來了,搞幾台大型挖掘機還叫事兒嗎?那邊翻地,這邊挖塘,天空無人機飛舞,地上龍向梅舉著直播設備,滿村轉悠著拍攝。半自動化的農田作業,與遠處古色古香的木結構建築形成強烈的反差,卻碰撞出了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每個人都會背的詩,也曾是華夏廣袤的土地上最真實的寫照。藍天、綠地、耕牛、秧苗,是絕妙的美,只看畫面,就讓認身心寧靜,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與世俗的煩惱;可這也是令人心情沉重的畫卷,農民拼盡全力,也僅只能勉強果腹。每一粒金黃的稻谷,都是農民血汗的凝結。

農村有多苦?那是言語都形容不盡的艱辛。直到機械化的普及,才結束了這一切。

不必再伺候主子一樣伺候著家裏唯一的耕牛;不必再頂著腰酸背痛咬著牙用蠻力去犁田;也不必再懼怕田裏無處不在的螞蟥,咬的小腿鮮血直流。一台犁田機,能解放全村的勞動力。即使農村空心化日益嚴重,可只要有機械,有幾個能開動機械的人,全村都很難再荒田。

糧食是國之命脈,可以說農業機械的普及,是這個時代送給農民最好的禮物。

而龍向梅的小康廚房,炊煙滾滾、機械轟鳴。真空包裝好的各色菜肴,順著簡易的履帶,送到了不銹鋼的平台上。平台左右各站著兩個青年,在飛快的打包。而後轉運到印著快遞公司LOGO的三輪車的車鬥裏。一輛三輪車開走,另一輛三輪車開來,交替往復,源源不斷的送出貨品。

直播間裏很多網友,不知不覺間,從新奇的驚叫,變成了淚濕眼眶。原來農村裏已經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我們的國家已經如此的強大。縱然依舊有人在溫飽線上掙紮,可生產力的升級,帶來了無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