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2頁)

夏眠這才放心,給他帶上些金子,才讓降香送他出去。

出了景仁宮,宮哲握著手裏的金豆,又深深的朝裏行了個禮,默默祈禱夏眠平安如意,這才大步離開。他要早去早回才行,見識過宮裏的詭譎,他也不放心夏眠呢。

夏眠並沒有立刻叫王暨過來或者怎麽樣,她想不動聲色的觀察一下這個人。再說,宮哲一個月內就會回來了,她也不急。

又過了幾天,宮裏宮外都忙碌起來,為即將到來的冰嬉大會做準備。今年皇上要親自下場,可萬萬馬虎不得,所以那些布置各項事宜的,全都小心謹慎,生怕哪裏出了紕漏。至於那些要參加冰嬉大會的,更是精神抖擻,半點不敢懈怠,苦練了一年,就指望這時候出出風采,獨占鰲頭呢。

夏眠練了幾天,效果不錯,對冰嬉也挺喜歡的,就聽宜妃等人說往年冰嬉的盛景。

到時,八旗子弟換上各自旗屬的服裝,上千人在冰上飛馳,擺列擺陣,光那麽陣勢,就足以震撼人心了。還別說之後的冰上競賽、花樣冰嬉以及冰上樂器演奏了,其中,又以花樣冰嬉最為精彩。

宜妃建議夏眠到時找個有經驗的老嬤嬤給她講解講解,她就知道那些花樣都叫什麽,有什麽特殊之處了。

夏眠聽了,心中了然,其實這跟現代的花樣溜冰差不多吧,就是不知道清朝的花樣到底有多花。可別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就像那些精巧的金銀器,現代人都不一定做出來,可是古代人卻做的精巧至極。

還有,她對那個什麽冰上樂器演奏還挺感興趣的,聽著就新鮮。

懷著這種心情,她期盼的等著冰嬉大會那天。

大家都差不多這麽心情,所以朝裏朝外難得的寧靜,就連京中的百姓都在津津樂道。

可就在離冰嬉大會還有兩天的時候,一匹快馬飛馳入京,打破了京中的祥樂。

那是八百裏快騎,身背黑色令旗,如京可以不用下馬,所有人見到,都快快速閃避,因為這種快騎都身負重命,你不閃避,踩踏了你也白踩,還要追究你個延誤軍機的罪名。

這騎八百裏快騎直進紫禁城,沿途看到他的百姓心中不免都多了一絲擔憂,朝廷才安穩幾年,怎麽又有事發生嗎?

這時,康熙正在上朝,聞言立刻宣人上來,打開信筒,他大驚。

漠南漠北又起了爭執,噶爾丹跟沙俄聯合,趁機完全吞並了漠西,對漠南漠北虎視眈眈。

要說一下蒙古的情況,明末蒙古分為漠南、漠北、漠西,孝莊太皇太後所在的科爾沁就屬於漠南,不過漠北也跟清朝多有聯姻,所以太-祖時,漠南漠北就依附於清朝了。

只有漠西,隔著漠南漠北,離清朝有點遠,清朝那時又急著攻下中原,就一直沒管他們,他們各自為王,混戰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準噶爾的噶爾丹從西藏強勢回歸,吞並了不少部落,漸漸一統漠西。

噶爾丹野心不小,掃平漠西後,自然窺視上了漠南、漠北,更有成吉思汗那樣的志向,想進軍中原,對清朝取而代之。

為此,他還跟沙俄有勾結,想一起打清朝的主意。

這時候,漠南、漠北連帶清朝正要團結協作,一同抵抗外敵才對,可偏偏漠南、漠北這時候鬧僵起來,這不是上趕著給敵人可趁之機。

康熙看完信,一語不發,示意梁九功把這封信給朝中的眾臣觀看。

眾臣看他這樣,就猜到不好,等看完信,全都呆在了原地,什麽冰嬉大會,這會兒他們完全沒心思看了,弄不好家國都沒有了,他們可不想聽那些人“隔江猶唱後庭花”。

“現在怎麽辦?”半晌,康熙沉聲問。

是啊,怎麽辦?朝廷前幾年連年征戰,糧草、兵力都無以為繼,況且,今年皇上發現黑龍江有鐵礦後,派了大批人馬去黑龍江駐守,現在再往漠北調,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

忽然,有聰明的,就想到,或許就是因為皇上往黑龍江調了大批兵馬,噶爾丹才如此有恃無恐。

那麽,這時候再從黑龍江調兵都不行,沙俄肯定跟噶爾丹通過氣,萬一把兵調走了,沙俄趁機攻入,那才是腹背受敵。

可不調兵,這邊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