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6章 帝國戲精和異蟲氏族(第3/4頁)

那是一個過於誇張的超級隕石坑,周圍形成聳立而又連綿的山脈,將內裏構成一個窪地、盆地,然後這個盆地的中央是隕石砸擊後反彈形成的錐形火山。

這裏雖然沒那麽安戈洛,但大致上也差不多,照著這個隕石坑的尺寸看,絕對是恐龍滅絕級別的。

這也算是星際時代的一個美妙之處,有太多的星球,深藏著自己的歷史故事,等待著有興趣的人去揭曉。

所以如果有那個情調,涉足這種無人區,觀光的同時,解開古老的謎團,也是蠻有意思的一種娛樂。

當然,這種情調大約永遠都不會在凱恩這種人身上出現,他沒那個福氣。他如果沒有宅在鬥室之中,那多半是因為某處有著比在鬥室中運籌帷幄更重要的事需要操持。

比如說,孵化場。

或者稱作異蟲一級巢穴也行。

凱恩是花了一筆超凡之力,才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發現這個與錐形火山有機結合,以半穴居的方式巧妙掩藏的巢穴的。

他確定,這是喬薩拉唯一的一個異蟲巢穴,並且建成不是很久。

他還知道,這裏出現孵化場,本身就意味著蟲群主力已經臨近。

異蟲的行軍模式,跟古代人類軍隊有很高的相似度,先鋒開路。

這種開路的開端,是星區級的投送。

異蟲的主要星系間移動方式是蟲洞穿梭,由攜帶有足夠能量的超大型異蟲操作。比如說利維坦。

利維坦並非像人類的戰巡和星靈的航母那樣承擔攻擊任務,盡管它有那個能力,它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超級載具以及核心生產平台。

它會投放先鋒戰蟲對星區內的各星系展開探索,包括氣候數據的收集(通過觀察探索者的狀態,了解氣候特征)。

探索過程有時候長些,有時候短些。耽誤時間的兩個主要點,一個是稀有資源,比如態化氫的高能瓦斯和含有幽金的稀有水晶。另外一個是具有較高基因價值的土著生物。

在漫長的星系旅行中,異蟲基本都是這麽度過的。它們一邊行進,一邊積蓄,基因庫+稀有材料,這是它們的底蘊。

後世很多人認為異蟲就是星系蝗蟲,一路吃吃吃吃過來,將優秀的基因往自己身上堆。

其實並非如此,沒有所謂絕對優秀的,生物的第一特征就是適應環境,某些土著生物進化出的所謂優秀基因,也是專門針對其所生活的星球的環境的,有的耐熱,有的耐寒,各不相同。

而異蟲雖然基胚了得,比異形的空白DNA鏈還牛掰,能夠加載並融合各種基因,但仍舊是有其天花板的。

它們的基因囤儲模式,也跟人類不同。

人類的基因中,備用基因(曾一度被稱之為無效基因)所占比例極高,異蟲則恰恰相反,這是它們能夠快速孵化、生長的重要原因。

當然,備用基因少並不等於結構簡單,而是缺乏潛力和綜合適應性。

所以蟲群經常被調制,並且是更加高效的外部調試,而不似人,自攜帶基因庫,受外界環境刺激而調制(突變又或通過世代繁衍漸變)。

可以說,異蟲所應用的就是高端生物工程學,將肉體完全解構,然後人工構建,簡化、優化,像工具般為目的服務。

這樣的群體,根本不能算是自然生物,而是生化兵器。

也正因是這樣,討論異蟲究竟有多少只,其實是個很Low的話題,就像是討論有多少徹甲彈、多少曳光彈、多少全威力彈一樣。

這個東西從宏觀角度講,沒太大意義,應該討論有多少軍工廠、多少生產線,產量如何,資源多寡,原料供給鏈狀態怎樣。

當然,就像各國都有一個常備彈藥基數一般,異蟲也有常備丁口,並且有著不同的氏族,且用艷麗的顏色區分。

在自然界,艷麗的顏色往往都是用於警告,而不是展示美。

論其異蟲的氏族,首先就要提到紫色的約爾姆加德,這個氏族是伴隨凱瑞根的被俘虜而由主宰創造的新生氏族。

資歷淺並不意味著弱小,相反,主宰為了實現一直藏在心中的自由計劃,對凱瑞根十分看重,也就愛屋及烏,對約爾姆加德的投資力度極大,因為它們從一開始就負責保護凱瑞根,從蛹到完成孵化,從塔桑尼斯到查爾星,一直伴隨左右,並出色完成了任務。

後來,凱瑞根被暫時編入約爾姆加德,說是腦蟲薩斯的副官,但作為主宰唯一的女兒(其他腦蟲都被視作兒子),受寵的凱瑞根權力非凡。

約爾姆加德在凱瑞根帶領下,表現出異常強大的戰力,連主宰都驚異其戰力。也有些忌憚命運之子凱瑞根異乎尋常的能力,遂在進軍艾爾時沒有給約爾姆加德再立新功的機會,而是收在身邊當禁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