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3章 1740億千瓦的鐳射威能(第2/3頁)

380千瓦,1740億千瓦,整個高達歷史上所有的機器人使用的光束劍加起來的總功率,距離德拉肯鉆機的功率都差的遠。

這玩意有多犀利,可想而知。

所以凱恩直接搞到整個技術,稍微進行了技術調整,就當光矛用了。他不曉得這相當於戰錘40K世界的第幾代光矛技術,但肯定不是初級階段。

聯邦軍方倒是也有類似的技術,同樣是德拉肯公司生產的類似產品,作為防禦星球高空軌道的巨炮來使用。

光是這個用途,就能看出聯邦技術的短板,射程、炮瞄火控技術不行,要不怎麽被詬病視距內的戰爭呢。

凱恩表示這方面我有技術,雖然沒有多先進,但也絕不像SC宇宙科普盧星區的人類文明相關技術這般不平衡。1400萬公裏外的觀瞄和炮軌預算,根本不是個事。

要知道,光矛的打擊距離,通常都是以AU為描述單位的(四舍五入14960萬公裏)。

文森特的艦隊,之所以能較為及時的發現凱恩的艦隊,依靠的是遍布整個星系的監控網絡,離開了整個網絡,他們就是瞎子。

不過SC宇宙的通訊技術是真心好,否則也不可能隔著N光年玩即時通訊。這種高端躍遷級的超光速通訊技術,比德拉肯鉆機還黑科技。

因此凱恩那邊艦船開火,文森特這邊很及時的就知道了。

但知道了又怎樣?

原歷史線霍納能在短短幾秒內讓休伯利安號玩折躍,是因為知道去的是險地,提前做了預熱準備,就等著一聲令下折躍了。

現在文森特不過是剛把戰術擬定,還沒下命令呢,折躍是需要時間,積攢巨大的能量,完成扭曲空間的步驟,進入曲速狀態的。

而凱恩這邊的炮火不到37秒就抵達了,並且是帶有軌道預測的區域式打擊。

也就是說,依照文森特它們戰巡艦的性能及當前狀態,算死了其在37秒內所能進行的做大尺度的機動調整,從而安排的範圍式打擊。基本沒的躲,必然會挨炮。

於是一瞬間,就有4艘戰巡,在凱恩艦隊的集火打擊中被洞穿、殉爆、崩解,化作了太空垃圾。

那完全就是一種勢不可擋的燒穿,什麽艦殼裝甲,什麽能量力場護盾,完全沒能表現出抵擋的效果來,就仿佛這些戰巡都是紙糊的殼子。

一輪炮擊之後,凱恩在頻道裏問:“怎麽樣,還要繼續嗎?”

文森特已經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了,他所乘坐的旗艦,就是這4艘瞬間毀滅的戰巡中的一艘。

凱恩是故意殺猴儆雞,打的就是巨獸級強艦,文森特又好死不死的以全部5艘巨獸級為艦隊的核心,抱團準備玩短距離折躍,結果被重點照顧了。

過了一小會兒,按照相關機制新頂上來的艦隊總指揮官才表態:“我們投降!”

凱恩倒也沒鄙夷對方的缺乏風骨,在完全不具備對抗能力的背景條件下,玩風骨等於是浪,只會造成更大的人員和財務損失。

當然,雙方沒有什麽深仇大恨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對方指揮官覺得投降的結果是艦船被沒收,而人員被發射入太空自生自滅,那麽多半會誓死抗爭。

一般來說,勝利者總是寬容一些,凱恩也是如此,他允許對方搜尋搭救幸存者。己方艦隊則以比折躍緩慢的多的多的速度繼續向喬薩拉推進。同時也是向駐紮在那裏的黃金艦隊靠近。

塔薩達全程觀看了這場人類的內鬥。

類似的情況他已經見的多了。在他的印象中,人類遠比星靈更加好鬥,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包括‘你抽誰?’‘瞅你了咋地?’‘那你就是欠抽!’這種緣由,都可以成為群體械鬥的導火索。

毫無疑問,每當這種時候,他就有種俯視的感覺,我們星靈,我們的文明,果然還是淩駕於人類及其文明之上的,看看他們的素質……

可這次,他沒心思感受品味這種俯視的愉悅了。因為凱恩艦隊的光矛。

很不幸,星靈雖然是當之無愧的三族技術NO·1,用艾貢·思泰曼特的話說:“光是靠這水晶的神奇,就足以橫掃宇宙”(其實那是薩爾納迦的遺物,星靈只是一定程度的利用,其並不能代表星靈的科技水平),然而他們同樣只能玩‘視距內的戰爭’。

折躍對他們而言都已然成為家常便飯級的技術了,卻沒能開發出‘水滴’、‘二向箔’之類的武器,還是玩宇宙大艦隊的太空歌劇那一套。

並且就算是太空歌劇,也是比較低級的,連銀河英雄傳說宇宙中那種戰列線對轟都做不到,射擊距離、數量,都上不去,也就是比太空堡壘卡拉迪加那種、以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劃分,算是2級文明左右的程度(綜合評價,單以能量吞吐效率,肯定是超了,畢竟折躍十分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