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8章 虛鬼(第2/3頁)

星靈這次折躍的設施不算多,甚至都沒有宏偉的中樞殿堂(主基地),倒是用於休息的靜所折躍了不少。

靜所可以理解為星靈的民宅,或者說軍事營房,內部解構也差不多,外形是粗壯的方尖碑形態,湊在一起形成塔林,倒也能算一景。

與此同時,塔薩達一行進入又一處遺跡區。

這已經是他們搜索的第三處廢墟。

這裏的廢墟並非是常見的那種耐不住歲月侵蝕的斷壁殘垣,相反,絕大多數建築的完整度非常高。

按照觀察者給出的分子分析解構數據,它們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之久,結果不但沒有損壞,反而變得更堅固,更優質了。

如果用凱恩的話解釋,這叫做法寶特性。

有些法寶,一般是擁有靈性的,是可以自行跟外界進行能量交換,不斷強化的。

這樣的法寶,只要所在環境沒有太過巨大的改變,就會存在時間越久,性能越強。

城市如同祭煉法寶般精心打造,曾擁有這一切的智慧種族,顯然也是有心人,並且心懷美好期望,希望可以萬事長存,享受歲月帶來的強化優勢。

從某個角度講,他們還真就做到了,只不過從他們變成了它們。

塔薩達他們在第一和第二處廢墟並沒有遭遇它們。

給他的感觀,這個文明的信仰非常狂熱,到處都流露出神廟特性。

而凱恩更願意稱之為‘佛國特性’。

說白了就是超級寺院模式,沒有處處透著祭司膜拜的風情,只不過這個文明所構建的信仰風格,基調不好,就像是體現死亡、黑暗、等元素的哥特風般,十分的陰暗。

反正在凱恩的角度看,如果有人說這個文明的智慧生物是崇尚通過死亡獲得真正的永恒,他是會信的。

所有的建築都體現和營造一種陰沉而又肅穆的氛圍,沒有哥特風的尖頂子,並不讓人覺得險峻,但體現了棱角分明,線條筆直清晰的剛性。

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善於使用輔助墻。

比如說在東西山墻(南北走向)的兩側,構建一道道東西走向的輔助墻,形成一個個‘T’字的連接。

另外,他們喜歡在框架上做文章,就像是海膽,外部極為凸顯,極具風格,內部不過是一團軟肉,沒什麽值得多說的。

這樣的風格,造就了大大小小的神廟聯合體,就像是另類的故宮,亭台樓閣,但不接地氣,沒有普通人住的街坊。

塔薩達對此倒是不太在意,他通過卡拉網道,也見識過一些星靈們在黃金時代發現的文明遺跡,千奇百怪,什麽樣的都有。

他也就是感嘆能造出與星球同朽級別的建築的文明,也消亡在了歲月中,文明之路,可謂崎嶇難行。

連著搜索了兩處,都沒有任何神器感應,於是來在第三處。

這處地區的建築群較為淩亂,從高地錯落的大斷層,以及深壑等地形分析,這裏應該經歷過嚴重的地震,估計能有九級,並且震心就在這裏,距離地表還不深,才有了這樣的地貌。

可即便如此猛烈的大地震,也沒能把那些建築怎麽樣。它們就像是一體打造的、不存在金屬疲勞特性的超級金屬造物,完整性非常高,只不過載體大變樣了,完整性再高,也不復當初的格局,就像隨手散扔的積木,東倒西歪,有的卡在裂隙中,有的歪在峭壁上,淩亂的效果就是這麽來的。

若是凱恩在場,又願意提醒塔薩達,那麽這一區域就會被忽略,放置薩爾納迦神器碎片的地方不是這個樣子,沒有這種詭異的景色。

凱恩不在,塔薩達又是老實孩子,於是命人一絲不苟的進行操作。

星靈們再次將凱恩從瑪爾薩拉收獲的那枚神器碎片取出來,放在特定能量台上,於是黝黑如同鑄鐵的神器碎片開始漸漸放光。

很快,神器碎片成了大風光明的發光體,散溢的能量波動變得十分穩定,像是潮汐般,一波波擴散。

這種擴散的能量被能量台的外壁阻擋,又順著特定的渠道被收集,繼而灌入某種晶體中,這些晶體開始發光,但並不強烈。

這種光芒柔和的晶體,就是探測裝置。

凱恩告訴過塔薩達,神器碎片被封存在特別的裝置中,一般方式很難發現。也只有通過同種能量的量子共振,在較近的範圍內,才能獲得響應而發現。

簡單的說,如果找到神器,那些晶體就會光芒變亮,距離越近就越亮,而一旦光芒熄滅,就需要回來充能了。只有神器碎片,才能加工出符合量子共振需求的能量。

於是像上兩次那樣,星靈們以高階聖堂武士為首,組成一支支小隊,遊弋在廢墟之間,虛浮飄移的高階聖堂武士用靈能控制著晶體,始終浮在自己斜前方。整個小隊的人都能看見,不過其他人負責的是警惕四周,高階聖堂武士負責路線制定,以及隨時觀察晶體的光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