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6章 泛濫的戲精(第2/3頁)

這些星靈覺得,最高議會以及凈化者,第二次背叛了造物主,十分可恥。

凱恩知曉這些,因此對於星靈的付出,也是格外的承情。

同時也小感慨,說好了文明種群之間只問利益,不談情義的,可到了最後,還是難免陷入了這樣的環節。

再加上之前的自己成為了當初的自己最痛恨的那類人,可以說,命運對他的打臉真是抽的要多響亮就有多響亮。

相較於這些,提前將無人機體系展現,沒能完成碾壓式橫掃的遺憾什麽的,反倒不算什麽了。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說有些人,沒有偉人的奉獻精神,光學會了偉人的揮斥方遒,這種有自己認為的道理,去定義,去替別人做生死的抉擇,很無恥。

凱恩覺得這說法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奉獻不奉獻不是重點,是否甘願將命搭進去,跟是否有權替別人做生死抉擇也沒有必然關系。

真正的重點在於權力與責任的對應尺度。像這次,凱恩覺得以具體的操作權限對應,他只有幫科普盧星區重塑文明才算盡到了職責。

實在是他用自己的那套衡量標準,變向的殺死了太多的人。

那麽最後,他有責任協助人類,使之成為他理想中的那個文明,至少也是已經走在了成為理想中的文明的道路上。

那他理想中的文明究竟是個什麽樣子?

其實也簡單,那就是本源世界中帶有東方色彩的向上攀登。

理解為一種美德的認同,則分別有勤勞刻苦,勇於探索,堅持信念,百折不撓這些標簽。

凱恩認為,美德其實就是文化的精髓,想要有文化認同感,首先得對美德有認同感。

像非洲某位領導人在友好訪問中就說過,我們非洲人認可勇敢,但對勤勞這個概念持保留意見。這位領導人將勤勞理解為習慣吃苦,他認為這不是什麽美德,人應該想辦法將自己從吃苦狀態脫離出來。

這種錯誤認知,就得用更寬泛的文化,才能準確的描述出其含義了。

而文化認同,又是凱恩認為的容易獲得向心力,以及保持凝聚力的重點要素。

在他看來,科普盧星區人類的最大問題,就是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在丟失,並且已經丟的差不多了。

其中最諷刺的點在於,正是因為聯邦體制太過腐敗,剝削過於兇殘,以至於治下發展極不平衡,很多地區還處於勞動力尚未解放的狀態,所以才造成了不得不相互拉扯著過日子的現狀,這反而成了這個星區的人類群體沒有散攤子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腐敗造就了人為的技術落後,導致了彼此的需要,從而成為了社會群體存在的基礎。

毫無疑問,相對於星際時代的生產力,這絕對是一種過時的生產關系。是客觀原因讓它存在,但這非常的畸形。

凱恩覺得自己的責任,就是讓培養文化認同,並且分而對應民主式和集權式。也正是這個思路,後來導致了蒙斯克帝國和新聯邦的誕生。

不過混種異蟲的全面突擊的確是種族存亡級別的難關。

原本凱恩為此最為糾結的地方,就是星座級戰艦群是集中使用,還是分開使用。

理論上這種情況下,3萬艘戰艦是沒有分開使用的可行性的。

只有集中使用,才能較好的發揮作用。

可塔桑尼斯和克哈都是撤離重點,集中使用,很可能意味著其中一顆星球上的撤離民眾會出現超重大傷亡。

分開使用,他倒是不介意將戰艦群拼光,但在意效果。

大幅度削減後,這些戰艦還能發揮戰艦群那樣的作用麽?

要知道數量一旦突破某個限度,就會出現1+1大於2的增幅效果,而不再是了幾艘艦船,就多了幾艘艦船的炮火攻擊力那麽簡單。

好在糾結於這個問題的時間並不長,星靈二次加入戰爭了。

薩拉星系戰役是發生在2500年年初的事情,而如今已經是6月,這半年時間,星靈們可不是什麽都沒做。

薩拉星系戰役,是伴隨著灰胡子和星靈的第一次交易,晾衣架號和包括光矛在內的技術打包賣給星靈而結束的。

事實上,星靈、人類盟軍,之所以在後來的反入侵大戰中有不錯的表現,跟星靈們開發出了自己的光矛,有著密切關聯。

人類這方,搶眼的就屬蒙斯克自由軍。他們沒有灰胡子標志性的光矛,但有閃爍死神,也就是艦艇級的折躍核彈,一發入魂就能送利維坦歸西的超大當量核武。

而星靈們雖然的艦載計算機方面,差了普遍搭載光量子超算計作為即時運算核心的星座級戰艦一籌,但凱達林水晶的作用也不容小窺,星靈們習以為常的折躍,本就需要大量的數據演算,用於進行該類運作的凱達林智慧水晶,運算能力還是非常可觀的,卡萊工匠們正在加緊公關相關的運算法,從軟件角度進一步提升凱達林智慧水晶的超遠程炮瞄演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