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4章 領地(第2/3頁)

超聯的噱頭是:庇護所容不下多少世俗民眾,浩劫烈度增強後,世俗民眾勢必要到避難所避難,而超聯的避難所,是第一流的。

這個噱頭的確唱響了,很是吸引了一波世界各地的中產人士。

畢竟火牢領雖好,但擺明了對中產乃至上層人士不友好,超聯則讓他們感受到了‘熟悉’的味道。

雖然各國的超凡勢力,也在拉攏這些擁有財富的社會精英人士,但這些人自家也是有小賬本的,若是庇護所門票費用太高,需要傾家蕩產,那麽進入後還怎麽過體面生活?

社會精英人士大都受過良好教育,見識也更廣,大都聰明。他們很清楚,無論到哪裏,真實財富都是一種優勢。

同樣節約的情況下,有著財富後盾他們,能得到更妥善的照顧,能換取更強的生存能力,以及較高的起點。前提是在一個靠譜的組織機構控制的社會秩序下。

所以很多精英人士更傾向於第一流的避難所,而不是傾家蕩產去庇護所。

超聯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人脈優勢,通過大宗的物資整合和交易,為投奔者提供便捷。甚至海路不暢後,交易仍舊沒有停止,還為此開通了新的結算體系。

比如有一名歐洲企業主想要來投奔超聯,那麽他的財富可以就地結算,交給當地的超凡勢力,然後輕車上路,人到超聯再領取相應的財富。

而這背後,是超聯跟當地的那個超凡勢力結算,從美洲獲得本屬於那個超凡勢力的財富。至於其中的折價兌換比什麽的,那就是細節了。

主要是說這種模式,方便了彼此,體面的人財兩得還不傷臉。臉對他們還是比較重要的,像凱恩那種靠著實力耍橫蠻幹,他們來不了,內部的關系就錯綜復雜,不似凱恩那般,一嗓子喊到底,公產約等於私產,可以任性。

在超凡危機的刺激下,全球財富正以一種大致有序,而又有著典型破壞式開采特征的運轉模式高速聚集著。

凱恩這邊的業績還算不錯,堡靈演算估測,在窗口期關閉之前,火牢領有是機會人口破億的。

從這方面考慮,凱恩去羅馬尼亞除魔,也算是延長窗口期的一種間接操作。

畢竟這個窗口期的核心要點,其實就是人心。

當人們感覺危機已經達到選擇去火牢領,根本是九死一生時,窗口期就基本結束了。他們會選擇就近安置。

實際上由於海族對海上航線的頻繁襲擊,已經極大的消減了歐亞人口遠渡重洋來投奔的熱情。

現如今仍舊肯冒險走海運的,都是那種沒有好的選擇,並且有將自己和家人當偷渡者覺悟的。

這個特性使得投奔火牢領的技術型中產人士大幅度減少,這是因為他們自身所擁有的財富、能力、人脈、社會地位,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越發的惜命而冒險精神不足。

而凱恩,也對那些亡命徒、光腳漢、刁民沒多少好感,畢竟他的治下不缺苦力,世俗的社會底層人士想要在他治下發揮價值,前期投入大,耗時長,見效慢,讓人蛋疼。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沒有急火火的去保航路,又或開啟空間門遠程傳送模式。他覺得第一波公民聚集,就這麽結束也沒毛病。

等到超凡危機全面上演,世俗必定好淘汰出一批避難失敗的,那時再收一波,進軍太空所需要的基礎人口,也就基本夠了。

當然,這個進軍太空,指的是凡世文明,而不是蟲群,如果不計代價,蟲群現在就能上天,可那只會耗盡潛力,還過早的暴露底牌,萬一仇恨拉的太過,這個世界的所有超凡存在都聯合起來跟他撕,那就不美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故意表現的殘暴桀驁,讓人們以為他是個貪婪的機會主義者,趁著亂世立旗杆,想要一步登天,卻因不擇手段臭了名聲,被眾人排擠和忌憚。

凱恩離開火牢領之前,掃了一眼新一周的種田報告。

長灘西面偏南的聖卡特拉娜島上的熔巖深井礦業,已經投產運轉。其產量相當於一個大型的、露天開采的、多金屬富礦。

同時,地熱能被轉化為機械能、電能,用於從海水中制備核聚變燃料。

火牢領的菜籃子工程,也已經搞定,不僅能夠提供中央之城和進入火牢領但尚未安置的準公民的日常需要,還能販運到北面的聖荷西,那邊的提華納,改善了那裏的著名和等待安檢的投奔者們的餐食,也一定程度的穩定了人心。

甚至,連米面這兩種基本糧食,都已經熟了一波,頂進了糧倉。

家中有糧,心底不慌。凱恩作為領主,也是一直比較關注這個點,新糧入倉,讓他感到踏實了許多。

其他產業方面,自從指派凡世,對毒潮行動中損毀的建築進行了大清理之後,後來的這段時間,他們一直受命於堡靈,對火牢領的所有凡世企業進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