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我太難了(第2/3頁)

這就像很多通過影視劇或話本小說接觸黑暗,覺得那些被美化的暴力和黑暗及血腥很酷,很個性、很有範兒一般。

當然,程度上還是有差異的。畢竟本尊當年也是看過貝爺的生存系列的,並且參與過一些涉足荒野的戶外活動,而這個人性分身,更是有著C凱恩憑借本尊在輪回者時期的見聞而編造的軍人記憶,對荒野的認識較之一般城裏人深刻的多。

但這仍舊不夠。主要欠缺的是超凡向的,被現代東方人稱之為‘洪荒’方面的荒野信息。

可以說,現代人所見到的荒野,基本上都是已經被人類馴服的。

在現代,地球上已經沒有人類沒有涉足過的陸地區域。很多野生動物,為了適應處於霸主地位的人類在地球上橫行肆虐的客觀環境,都開始改變作息規律,乃至學習如何靠賣萌生存。

這也是‘洪荒’這個概念存在的主要意義,區別開真正狂野的大自然和現代地球人所熟稔的鳥語花香的大自然。

同時,也區別開真正的野性,和人們所熟悉的所謂野性未馴。

趙文睿就因為現代人地球人的過往經歷,在就職德魯伊後,於‘野性’方面很是被困擾了一段時間。

後來他想到了一些與之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小故事,漸漸明白了差異。

小故事概略的分為兩個時間點。

1是他小的時候。他記得那時城市化還遠不及後來,別說是近郊,就是城區裏,也到處都有土路,以及荒涼空闊之地,比如某工廠的倉庫區,某學校的角落。

在那個時候,身邊還是有些異怪之事的,當然都不成什麽氣候,無非是讓人驚嚇得病,至多也就是瘋掉,並且一旦細究,往往能用科學解釋的通。

但不得不說,這類神叨之事,結合僻地廢宅,跟他留下了超凡向的‘荒’的概念。

這個概念在之後的一段歲月中基本上被丟掉了。一個是因為年輕人往往粗枝大葉,不肯反復細琢磨,而容易被新鮮的、刺激的內容吸引,比如談戀愛,又比如玩電遊。

再一個,發生在身邊,並熟稔的事,總是容易被忽視。對於少年人而言,那些神叨的事,就像山村出身的人對‘踏青’這一活動無感般,真的是沒怎麽放在心上,除非自己撞了邪。

可實際上並沒有,別說不能確定有,就算真有,在人進荒退的大背景下,這也是個小概率情況,大約是福利彩中大獎那個級別的。作為一個普通人就別想了。

真正將這個概念重新翻出來的,還是越來越習慣思考斟酌的後來。

這就是第二個時間點,成年後。

適時,連許多可耕地都被城市擴大化的大勢占了去,更別說什麽廢舊廠房校舍,那都是錢,而人們都喜歡錢,也沒人嫌自己錢多。

林立的建築,鼎盛的人氣,找點綠色空地,都只能去高档小區或植物園之類的,都是精致的人工景色,哪裏還有什麽荒野。

不過網絡的興起讓人們可以坐在家中看世界。

於是趙文睿看到了一些以燈塔國為主的別國的景致。崇拜強者是鐫刻在人類基因中的一種本能,連國家都各種學習模仿,更不用說個人了。

當然,作為一個自認理智的人,他在這方面並不狂熱,而只是想要了解。其中就包括文化、風俗,和一些神神怪怪的軼事。

這方面除了查網上有的資料,再一個就是通過美劇。戲劇源於生活,美劇的故事雖然是假的,但很多怪物設定、乃至段子,卻是來自民間傳說改編,而不是編劇拍腦門想出來的。不是想不出來,而是引用民間傳說,更接地氣,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趙文睿注重的關鍵點,並非是故事多離奇、怪物多嚇人,更不是為了證明異怪的存在。而是為了比較中外異怪傳說的共通性。

更深入的說,是通過了解對比這類異怪故事的背景,更好的理解‘荒’這個概念。

結果確實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比如地廣人稀,形單影只、又缺乏足夠的工具,面對大自然感到孤獨無力……

總而言之,‘荒’在某種時候等於‘慌’,然後基本就是自己嚇自己。

那麽為什麽慌?因為野。

未被馴服,未秩序化,掌控度低,甚至了解度也遠遠不夠。

所以荒跟野是緊密相連的,代表著人們所不知曉的、難以預測、無法評估的自然的另一面。

而在古代,這種不知曉部分的比例更高,所以顯得更‘荒’,更神秘,比如瘴氣,又比如登革熱、瘧疾之類常見於熱帶叢林的疾病。

而在大星界宇宙這樣的超凡世界,‘荒’在人類眼中要更嚴峻,因為有超凡力量跟動植物結合,還因為有死而不僵的神及其追隨者轉化的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