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割喉戰(第4/5頁)

魔改輛惡火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之前他跟雇傭兵掮客希爾眉來眼去時,搞到了一批圖紙,其中就有惡火的。

這批圖紙希爾早就賺夠錢了,每多賣一遍都是純利,沒理由不讓利,所以購入價格並不似想象中的那麽昂貴。

而只要他看了,就等於智腦米蘭諾看了,米蘭諾看了,則等於納米蟲能造了,就是這麽簡單。

所以除了對納米蟲的總量及自我復制速率需要有點逼數,其他方面趙文睿可謂隨心所欲,自由的很,一輛特別版的惡火,還不是手到擒來。反正這裏最不缺的就是破爛兒。

破爛兒的一般處理方法是粉碎機,然後電渣爐生成粗鋼,再去太空加工成各種合格的合金。

米拉漢認可的,也就是軋碎的粗鋼原料,按照這個地區標準的計量容器,大包是150積分,小包50,若是成色比較差,大包75,小包25。就這麽個計算方法。

但趙文睿過來後,第一步就是截胡粉碎機。具體是在選料帶上做手腳,安置了幾台全自動分揀機器人,或者說機械臂,從而挑揀出更有用的材料。

這樣,在保證粗鋼原料的產出並不比過去慢多少的背景下,多出來一些有挑頭的垃圾。

這些垃圾往往是艦船內部產生的,比如某些操作台,儀器設備什麽的。其內容更為豐富,不僅能提出稀有物質,還能拆出可用的零部件。

有了這些零部件,就能極大的降低納米蟲的消耗,又不耽誤計劃內的重工業操作,比如說升級重工廠的科技實驗室。

星際爭霸人族三大生產設施,兵營,重工廠,艦船塢,都有配套的科技實驗室。這些科技實驗室並不是搞現場研發的。人類的科研水平還沒達到那個高度。

所有的造物,比如毒蛇戰車,重型坦克,女妖直升機、大和艦,都是需要有完整藍圖,才能制造的。

生產設施附屬的科技實驗室,其實主要是提供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

再往具體了說,就是制造時,各種材料生產時所遇到的現實問題。

因為今天在這個星系作戰,明天就可能是那個,天南地北,使用的礦自然是各有特質,有的含硫高,有的含磷高,這種具體問題,就需要具體解決。這就是科技實驗室的價值。

可以說,它是生產標準部件的重要一環。

至於具體怎麽生產,基本上就是3D打印。比如說制造穿沖工程坦克,所有部件,包括大架,就都是一體打印技術造出來的,然後現場組裝,完成後從重工廠直接推出成品。

趙文睿這次給重工廠升級科技實驗室,就是為了制造穿沖工程坦克。

趙文睿不走尋常路,一開始就讓重工廠點火升空,向著起始點的西部偏北飛。

那裏是亡靈港的一個對太空大型軌道炮平台,拔地而起百多米高,第二平台則有上千平米的空間,被歐蘭的士兵掌握著。

趙文睿直接三躥兩縱就上到頂台,然後舉著大型塔盾,一個沖鋒進了地堡,刀光閃耀,慘叫聲起,呼吸之間,四名陸戰隊士兵就被他宰了。

出來又殺了一個劫掠者,兩名陸戰隊和一名醫療兵,這個平台就算是被他徹底占據了。

返回頭他就拆了大型軌道炮,並讓重工廠背靠第一平台,在第二平台上展開,建造科技實驗室。

隨後,他在第二平台通往地面的坡道階梯兩側修建了加強型地堡,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趙文睿建造的地堡,可以進入人員作戰,但實際上並不需要,因為黃蜂極強的效果更高,火力更加兇悍,甚至可以配置記憶金屬和再生生物鋼混同應用,使其獲得自我修復能力。

可以說,由他打造的無人智能地堡,結構更緊湊,更堅固,火力卻更兇悍。

地堡的內側,趙文睿又搭建了導彈發射架用於防空。

他現在就化身超級SCV,使用納米蟲生成的設備,搭建制造框架軌道,然後現場3D打印。這樣更節省納米蟲。直接用納米蟲生成一般設備,其實是非常奢侈的一種用法,非萬不得已不會選。

這邊兩個地堡,四架導彈塔造好了,那邊重工廠的科技實驗室也完成了。

趁著重工廠生產穿沖坦克的當,趙文睿制造代替坦克駕駛員的傀儡。

其實這個同樣不難。

剛才不是殺死了一組歐蘭上校的傭兵屬下麽,他們的屍骸其實就可以利用起來。

納米蟲修復他們的肌理並非難事,而短時間內,他們也並未腦死亡。所以即便進行‘有限復活’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趙文睿不想讓他們活著,而只想讓他們的大腦重啟,怎麽辦呢?

高頻電磁經顱療法,說白了就是不見血、不開顱的腦外科手術,比上次更加變本加厲。被這設備掃過之後,就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