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全面回憶(第3/4頁)

將這些元素往2012版全面回憶中代入一下,就發現占了不少條。

虛假記憶植入,就涵蓋了數字空間,虛擬現實,新型致幻劑,甚至網絡恐怖主義。

而主角工作的公司,則能向企業帝國的方向上靠。

都市擴張和貧民窟就不用說了,2012全面回憶的主要背景矛盾,就是地少人多,聯邦人口激增,就業難、居住難。

至於控制論和AI威脅論,聯邦總理柯黑根就是玩控制論,使用的恰好是機械軍警,其打算就是養賊自重,通過將反抗軍馬賽亞斯一系塑造成血腥暴虐的恐怖分子,來獲得大量生產機械軍警的可能,然後利用機械大軍,征服天梯另一邊的澳大利亞,為聯邦贏得更多的生存空間,一舉解決經濟、民生等方面的最大問題。

說實話,趙文睿覺得自己能理解柯黑根,並對其保有一定的同情心。

這是個努力嘗試解決問題的實幹家,而不是個屍位素餐的純粹蛀蟲。

像這種社會大問題,但凡是想盡力解決的,無論用何種方法,勢必遭到巨大的阻力,因為它本身嚴重的影響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那麽欺壓百姓,其實是一個相對可行的操作。

因為欺壓百姓的最終結果,大體上可以理解為讓每個百姓分攤一部分損失,由於基數眾多,所以他們不至於被坑死,甚至不至於令他們大動幹戈,就舍生忘死的搏鬥。

而如果是找利益集團,比如資本什麽的下手,那就要了卿命了,歷史上摩根財團、洛克菲勒等大鱷的私軍何等猖獗,有必要,總統也是可以刺殺的嘛。

而在這個時代,企業帝國,你一個政客想跟這樣的有錢有有力量的存在掰手腕,你是咋想的?以職務為代表的組織機構賦予的權力,就能讓你為所欲為了,你知不知道這個組織都是人家花錢構建的?

所以說這已經不是屁股坐在剝削者階級還是被剝削者階級的問題,而是一個想做事,想做成事的成算問題。

況且換個角度說,作為聯邦的總理,自然是偏向聯邦人,幫聯邦人解決問題,不可能讓聯邦人受苦,只為了給殖民地人一個公平。這真就是個屁股問題,沒飯吃的時候是先緊著自己老婆孩子,還是先緊著外人的問題。

反正趙文睿覺得寧肯自己老婆孩子餓死,也要裝自己很公允仗義的比的男人,挺操蛋的。

可惜給柯黑根洗了半天地,任務卻是要破壞柯黑根以打擊馬賽亞斯為首的恐怖勢力為借口,進軍殖民地,對那裏達成軍警管制的既定事實的入侵計劃。

這讓他感覺有點遺憾。

畢竟柯黑根的計劃雖然卑劣了些,但可操作性真的很強。

而且顯然柯黑根顯眼也明白‘成功者不受指責’的道理,當他通過事實的殖民地土地占據,簽署一系列城下之盟,成功緩和聯邦人口激增帶來的系列問題,也為那些大企業找到新的產品傾銷地的時候,聯邦上下對他將會是歌功頌德的,而不會提殖民地民眾利益受到了多大損失那些掃興的話題。

而有了威望和權柄,才能做更多事,比如控制市場,讓大企業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進一步解決聯邦的社會問題。

聰明的現代美利堅政客就是這麽幹的,在民眾和資本之間盡量起到平衡手的作用,從而真正的擁有參與政治博弈的能力,而不是純粹的資本傀儡。

對趙文睿來說,破壞這一切,很簡單。

他當然不會去找馬賽亞斯。

說實話他一點都不喜歡這類組織。這類組織的最高成就,也無非就是切格瓦拉那種,可以牛逼哄哄的說:正因為我們鬧過,資本才會對你們進行一定的妥協以安撫,為你們建學校,醫院,並提高基礎福利。

而大多數反抗組織其實做不到這樣的高度,倒是類似利比亞反政府武裝那樣的是最常見的,打著偉光正的招牌,餓狼一般的吞噬同胞的血肉,將國有資產三個不值兩個的賤價出售,最後也沒個下場,據說也大魚大肉了,其實大部分時候擔驚受怕,過的挺潦倒。

趙文睿覺得這類人就突出了一個‘賤’字。行事沒有全盤考量,也沒個能貫徹始終的主張,就是混和鬧,真的是死不足惜。

而在2012版的全面回憶中,反抗軍更是典型的白左,他們的領袖和重要首領是聯邦人,但他們為殖民地人的權益而鬥爭,他們表示聯邦對殖民地人剝削的有點狠,殖民地人應該獲得跟聯邦人一樣的待遇。

然後他們的巢穴在聯邦邊緣地帶,而不是紮根殖民地。殖民地人也沒拿他們當自己的代言人,聯邦人也不怎麽喜歡他們,因為總是看到他們制造恐怖事件,比如輕軌列車爆炸等人禍。

趙文睿覺得這樣的組織,包括他們天真的主張,與這個世界顯得格格不入,既不能幫助任何一方解決實際問題,也不能推動生產關系的進步,甚至連個類似警示牌的效果作用都沒有,就是一幫人在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