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整軍備武(第4/4頁)

剩下的就是等離子炮。

兩者的差距感覺就像350MM艦炮和35MM火神機炮,但要論威力,其實等離子炮也不差,丟個瓷實的微縮太陽出去,光是想想也不弱,只是射距相差的著實是多了些。

總的來說,趙文睿設計制造的這種戰艦,適合以陣列的模式剛正面,典型的太空歌劇式。若是被從側面攻擊,就哭了。基本沒有什麽像樣的還手能力,也就是發射些導彈什麽的。

這種戰艦有著修長的艦身,長度超過700米,所有的精華都集中在中軸上,利用推進引擎的工作,來抵消正面炮擊所帶來的反推力,所以它的炮擊效果是相當穩,以及精準的。這也是射程1AU以上的基礎。

為了中軸的這個主武器系統,所有設施都要讓道,最寬敞,最安全的區域都留給了它們,因此艦船的內部結構相對於其他艦船略顯怪異。哪怕在關鍵部位掛載額外的裝甲進行保護,也還是容易導致殉爆,因為導彈艙什麽的都比較貼邊兒,而不是在最內受到最好的保護,艦橋也同樣貼邊,這也是個弱點。

總的來說,這就是個有點怪的炮艦,它像火炮一般,適合炮群式的遠距離打擊,而不是在一線剛,但它的等離子炮,又只能在相對而言近的距離才能發言,怪異點就在這裏,也可以說是不倫不類了。

趙文睿也不想這樣,他一度考慮是不是更單一和純粹些,幹脆以武器劃分艦船,等離子炮艦是一類,中子光束炮艦又是一類,然後在開戰後,後者就當炮群來使用,遠遠的開射,前邊的等離子炮艦與敵糾纏。

他覺得這個思路也還行,但實操發現,要想全中子光束炮,那麽供能,乃至引擎系統就一定要升級,否則以現在的供能效率,達不到正常涉及頻率,大大降低中子光束炮的整體威能。

而供能及引擎系統升級,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得升級,畢竟它是一個體系。

再一算賬,納米蟲嚴重不夠,靠現在的工業等級又飚不出那個級別的能源系統。所以趙文睿也是挺無奈,各種取舍,算來算去也只能這樣。

當然他也可以寄希望於G星人的軍工技術的確與初級星際航行技術不太匹配,於是連等離子炮都遠於其艦船主武器的攻擊射程。

真要那樣,趙文睿自然可以笑了,因為可以風箏流,我能打到你,你卻夠不著我,很氣吧?死命追是吧?然後我就跑跑射射,跑出節奏,射出喜感,G星艦隊一路屍骸,最終完蛋大吉。

當然,這也是個理想腦洞,只要G星人不是傻比,一看武器系統不占優,就應該發揮數量優勢,直接向地球突進,專心致志威脅敵方老巢,地球完蛋,風箏流耍的再好也沒多少意義了。

敵人的數量,這也是趙文睿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點。

艦隊是離開太陽系在星際空間就展開迎擊,還是待其進入太陽系後開打?

總之是要有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的。

尤其是他到現在也沒有打算變更初衷,也就是讓這個世界的地球人很受傷,而不是自己各種痛苦,大包大攬的禦敵於萬裏之外。

這樣一來,就更得好好算一算了,畢竟玩砸了讓G星人一怒之下來個燒玻璃,那就是裝比裝成傻比了。

怎樣能把場面Hold住了,才是最有難度的。這就跟抓捕比擊殺難的道理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