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開戰(第2/4頁)

結果是G星人大艦隊這邊的有限規避基本沒什麽卵用。

威力強勁的中子光束炮由於G星人缺乏能量盾抗衡,暢通無阻的一路透射,在許多支艦隊的艦船上射出了對穿的孔洞。

要說這些孔洞相比於艦船的規模,似乎也不算什麽,甚至連一張鍵盤上半個摁鍵的比例都達不到,幾個孔而已,對整體建構而言,貌似也沒什麽。

但其實這樣的傷害已經十分致命,不說對內部設備的損害,光是對艦船整體結構的影響,就是深遠的。

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艦船內的基本情況以及高速度上。

艦船內為了生命便於活動,是存在壓力和氣體的,並且結構往往像保溫杯的膽,又或潛艇那樣,有隔層什麽的,比較復雜,盡管這樣,也並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在第一時間就有安全閘門落下補洞,這就出現了泄漏和內減壓。

甚至不斷噴出的氣,對於高速行駛狀態的艦體而言,都像是專業的減速板一般,形成持續的阻力,進而促成一種對艦體的撕裂效果。

總之隨著通透空洞的出現,艦體結構變堅固度和穩定性下降,高速度又進一步惡化了這個問題,最慘的結果就是運氣不太好,幾個巧合堆疊,比如某些部件殉爆了,透射又正好傷到了龍骨,於是極短時間內倍數惡化,超出艦船承受閾值,艦船就直接淩空解體了。

第一艦隊的這一輪射擊中,就造成了G星人幾艘艦船的淩空解體,這是個概率問題,而G星人的艦船也確實有點多。

多了就是這樣,萬人的徒步10公裏遊行,都有很高概率出現幾個崴腳的,何況是2萬艘戰艦。

淩空解體這種自然是最為直觀的,近距離看也災難效果也非常棒,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變成一堆煙火中的大大小碎片,由於是太空,煙不會太多,火也相對收斂,主要是碎片,慣性讓它們繼續前行,看起來像是一波流星雨,但也得有角度,沒有太陽光芒做底襯,它們自身的煙火光芒一過,就基本變得黑漆漆什麽也看不到了。

這些大大小小的碎片雖然飛行速度並不算慢,但對於後面艦船而言,就太慢了。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類似於飛機在飛行中撞上鳥。

還是該死的速度在作怪,那些爆炸的碎片,飛的過程中,也在迅速散開,對於後面的艦船,就是鳥群,而不是一只鳥,並且還是混合鳥群,有麻雀也有大雁和天鵝,運氣好點還能撞上一頭馬。

這種撞擊跟實彈打擊非常相似,甚至相對動能更高,一般只見過子彈穿透效果的人們很難想象那種高速的實彈打擊威力究竟可以有多高。

而G星人的艦船,基本上是承受不住這種流星雨般的高速實彈的洗禮的。

所以如果有艦船正好在前邊解體艦船碎片的範疇之內,往往比被中子光束炮直接命中多發還慘,最慘的就仿佛是一塊巖石在空中遭到高射速機炮的瘋狂掃射而解體一般。

在暴雨式的碎片沖擊下,自身也仿佛玻璃制品般化作了更多碎片。

至於裏邊的G星人,相對而言太過渺小,除非用超高速攝影機專門捕捉,否則幾乎看不到它們在那個刹那的遭遇和結局。

其實在這種大場面下,一個G星人的死,就仿佛一台主機摔給粉碎的過程中,砸死幾只螞蟻和小飛蟲,一般人連它們是否被砸死都無法確認,即使它們把所有的血在刹那都噴出來了,相對而言也只是個小小的針尖大的汙點,哪裏能注意的到?

所以大艦完蛋,除非是專心捕捉,否則看不到細膩的人員傷亡鏡頭,滿目都是各式碎片和短暫華麗的火光。

玻璃艦隊,一輪打擊下去,被碎片牽連而傷毀的,遠比直接傷毀的多。

然而趙文睿沒有喊停,第一艦隊就會直接進入下一輪打擊。

在經過一番緊急測算和推演之後,第一艦隊的主力艦,連續發射了兩輪打擊。然後全艦隊開始轉移。類似於炮群在猛烈打擊一段時間後轉移陣地。

而G星人大艦隊基本處於無奈硬受狀態。

雖然在竭盡全力,但想要具備較好的規避能力,還是需要很多時間,最少半小時吧。

現在它們恨死斥候艦隊發回的信息了。因為那些信息,它們被誤導了。它們都不認為人類有地球圈之外的阻擊能力。最多也就是在艦隊進入引力圈後,發射點遠程導彈。

光是這個射程,就讓G星人極度輕視,就仿佛自己扛著巴雷特,而對手只有小手槍一般。小手槍50米外就基本看臉了,也沒啥威力,巴雷特可是1000多米外仍能奪人性命。

所以G星人覺得己方完全掌握主動權,到時候就是輕松吊打,遠遠的來幾波,人類的作戰能力就基本瓦解了。要不是顧忌星球環境嚴重受損,會使得占據價值大跌,它們還有更恨的,能在幾輪後就讓人類只剩零星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