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分析準備(第4/5頁)

這種被信息全面武裝的感覺,比拿了強力武器的感覺更讓人覺得靠譜。

其實這就是高端單兵信息化的體現,它跟戰場指揮體系是一個體系的,指揮官可以清楚的知曉每個單位的情況,甚至其情感波動和思路都能估測推導出來。

然後指揮官也可以獲得AI的指揮系輔助建議,只要相關信息數據健全,就相當於有一個戰術參謀團在協助。不斷的羅列可選項,讓指揮官考慮並作出選擇。然後通過單兵執行實現。

所以每個單兵,等於有一個團隊在背書,每個指揮官,也等於有一個團隊力挺,這種合作無間,團隊高效運轉所誕生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

契約號上是有專職安保戰鬥工作的人員的,像洛普、哈利特,都是這個行當的老手。

他們的感觸就最為直觀,因為能跟過去的自己進行橫向對比。他們普遍覺得,現在的自己,能至少吊打20個過去的自己,如果有更大些的空間場地,彈藥補充也足夠,三五十個都不在話下。

這讓他們漸漸覺得,其實去LV223見識一下也挺不錯的。看看那些生於褻瀆的驚悚怪獸究竟是個什麽成色。

這或許就是暴力專業口的人與普通人不同的地方,他們對過於安逸的生活興趣不大,對帶有探險性的、博弈性的事情興趣不小。

趙文睿也通過觀察和感受,漸漸的發現了這些人的不同。人與人確實不同,有些事強求反而不美,於是他調整了一些策略,表示基礎訓練之後,剩余的一些深入課程,就是興趣愛好者的事了,之前的這些,只是盡可能的確保人們能在危機面前做出正確的反應,保護好自己。

這種柔和下來的態度,獲得契約號船員們的暗自好評,之前一度有人以為趙文睿要把他們組成敢死隊,現在看來他們在未來的行動中,應該還是會在各自擅長的崗位上。

艦隊的航行速度比契約號自身的速度要快上不少,所以從時間進度上講,趙文睿一行是有優勢的。

實際上更有優勢的,趙文睿覺得是{異形:契約}中在時間上的一些含糊其辭。

電影中這一段只是一掠而過,簡單的說了下,從他們當前的位置,到LV223只需要幾周。

那麽具體是幾周?2周、3周,還是6周、7周?唯一一定程度的給這個時間加了限制的話,就是表示僅僅是幾周,人們可以在正常的生活作息狀態下過去。

實際上按照這個線索,算算契約號上能允許多少船員正常向活動,就能知道大概是幾周了。

具體涉及食物、氧氣等生活資源,還要考慮前往歐瑞伽6號的消耗預估,甚至得考慮為了考察新發現的LV223而額外消耗掉的這部分資源。

雖然契約號必然會有一些超額的儲備,以防止意外發生。但這些也都是能估算出來的,並且可以算的很細致。因為米蘭諾的運算功能足夠強大,算法也好多套,足夠勝任工作。

最後計算的結果其實是3周,但趙文睿覺得可以是5周。

是3、是5,他相信對於第二代生化人大衛來說,是基本無感的,他已經在LV223待了10年,他釋放信號,也不過是抱著持之以恒,總有收獲的態度,反正發信號的是設備,而他的壽命近乎無限,有異形的研究課題,他也不會覺得很無聊。

甚至至今,他都還沉眠在滅掉工程師一族的偉業中,這一點他在後來與沃爾特的私下對話中有所體現。也就是‘殺人過萬乃為雄,過百萬雄中雄’那一套,為此引用了一段19世紀名人的說辭,還感動的自己險些落淚。

趙文睿覺得拋開病態的一面,大衛在某些方面確實比普通人更投入、更專注,同時也收獲了不少感悟,思想相對深邃一些,而且他掌握的知識遠比普通人淵博,各種經典詩文隨口道來,某種程度講,他確實更深刻、更哲學。

不過在趙文睿看來,圖書館成精,其前路未必就一定是先知和聖人。不是有那麽句話麽‘書生造反,三年不成’,知識的深廣,會讓人多思少斷,大衛明顯不像是個少斷的,他的問題在於沒有人味。

盡管他似乎覺醒了感情,甚至表示自己愛對他好的伊麗莎白·肖,但趙文睿還是感覺他的情感非常的稚嫩,至多也不會超過少年人的層面,而相比於情感,他掌握的知識,他所承載的由事件引發的種種哲學課題,又太深刻了。

以稚嫩的心智去開啟記錄了大量黑暗且沉重內容的典籍,結果就是遭受傷害和扭曲。所以趙文睿說,大衛有病,精神病。

這個精神病還有著聖經中描述的路西法式的驕傲,一早就覺得自己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至於是不是真的是這樣,趙文睿覺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這個心態所引帶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