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誰更沉得住氣(第2/4頁)

在他的記憶中,當初大衛投放黑水時,空中還有一個更巨大的、被咬了一大口的甜甜圈,它是以豎立的狀態存在的。大衛駕駛的飛船與之還有輕微的擦碰。

趙文睿通過米蘭諾反復的分析過那個畫面,初步判斷,那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接引站,它能跟工程師飛船上的突出部位進行連接,然後內部開啟通道,同時也能對連接的飛船展開一系列作業,比如滅菌什麽的。

總之,其功能跟人類熟悉的星港差不多。

星港之所以設立在太空,主要就是防止宇宙艦船攜帶了對星球有威脅的微生物什麽的,直接接觸會造成生態災害。

另外就是大量大型艦船頻繁出入大氣層,時間一長會對大氣結構造成影響。

而這個奇特設施現在並未見到,也不曉得去了哪裏。這其實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點。該設施比工程師一族的飛船要大上不少,且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是無人操控的。

如果有人操控,那麽理論上它內裏的工程師一族是躲過了大衛造成的黑水打擊的。並且有機會進行廣域通訊,向這個星球上其他城市或居住點的工程師一族發出生化襲城警告。

這也是為什麽趙文睿一開始就認為工程師一族還有幸存者的主要原因。

T960假扮的契約號探險者們穿過廣場後,就面對依著山勢在璧間開鑿而成的洞窟體系了。

整個超級的廣場的結構並不復雜,除了中央的停船點和四周的巨門,也就這洞窟體系一處特殊些的區域,余者便是廣場和高墻。

面對幽深的洞窟入口,探險者並沒有輕敵冒進,而是呼喚了穿梭器。

幾分鐘後,穿梭器便落在廣場中一處距離較洞窟這邊較近的地方,然後駛出一台機械設備,這個像個背負了許多箱式掛囊,看著像是馱滿了大大小小行李箱的騾子般的六足機械設備,足端能切換成旱冰鞋般的滾輪,從而可以在平整的地面上以不錯的速度行駛。

它跟探險者們匯合後,中間的兩對機械足就收起滑輪,換成靈活的機械爪,像人使用上肢般,看是從自己身上卸下那些箱子。

探險者們也上前幫忙,很快一個臨時的工作站便建立了起來,機械騾子本身也充當這個工作站的一部分,它是很多設備的平台,設備的能源供應也由它來承擔。

然後就有數架旋翼偵查器起飛,這些旋翼機只有成人的巴掌大,且因為搭載了類似鋼鐵俠核心般的先進微型聚變反應爐,不但續航能力持久,還能釋放高壓電擊,即便對上異形或大衛那樣的生化人,也有一擊之力。

當然,也就是一擊之力,因為重新蓄電需要花費不斷的時間,它們本身就不以作戰為長,搭載的幾種常用探測設備才是重點。

比如生命體征探測,能量探測,金屬探測,類似蝙蝠的超聲波探測。

探險者們只需要在外邊借助旋翼機探測器查探即可,並不需要入內涉險。

趙文睿覺得這樣的操作沒毛病。就算原歷史契約號諸船員個個作死小能手,但探索推進到這個階段,也勢必應該謹慎很多了。

那麽在這個並不缺先進工具設備的時代,旋翼機探測器什麽的,應該算是非常尋常的一種手段,當然也應該是十分成熟的一種手段。

結果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劇烈的大爆炸。

人們經常在影視中看到人、車、飛機,跟爆炸的能量推進又或余波賽跑的特效場景,很驚心動魄的樣子。

但實際上沒有這種驚心動魄,稍微做做算術題就明白,不會有這種猶如在被死亡追趕的情況。要麽就是因為本就在爆炸所能波及的邊緣地帶,但那樣不會有多麽誇張的險情逼迫效果,要麽就在爆炸波及範圍之內,速度上完全不是一個級別,被趕上、被波及、被淹沒。

探險者們就屬於後者,雖然是洞窟體系內部爆炸,但爆炸的能量沖擊幾乎在將大量山體崩碎的同時,便橫掃了一大片外圍區域,探索者們基本上沒能做出什麽像樣的反應,就被翻卷的濃煙火雲、石屑灰塵吞噬了。

就連穿梭器也來不及飛走,就被滾蕩的煙塵淹沒。

趙文睿這次並不在T960們扮演的探險者們當中,但他通過信息共享,和視網膜成像,觀看了洞窟中的情況。

在他看來,這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陷阱了。

洞窟內看似有模有樣,不少地方還殘留著濃郁的生活痕跡,包括大衛多年來積攢的各種土特產,甚至是異形標本,伊麗莎白·肖的殘骸。

但實際上他有很大的把握確定,大衛已經離開這裏有一段時間。至於那些對大衛而言似乎意義重大的物品,他覺得,珍視往往是因為稀缺,在敵對輪回者的幫助下,大衛並不缺實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