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人間事、邪神未必知(第4/5頁)

然後很快,新的大課題就出現了,沒有市場!

量產的東西賣給誰?

尤其是財富已經完成了一輪集中,民眾們得到的那點浮財也基本都消化了,轉化成了房子、家俬、衣服等等,而中產,也就是小地主、作坊主什麽的,都被兼並或碾死了。喪失了生計來源,自然不可能像過去那般消費了。

培養市場需要時間,資本的貪婪本質又讓資本家不想給泥腿子高薪水,本國市場迅速飽和,那麽就得走出去。

傾銷產品,是經濟的收割盛宴,資本家們靠著新技術和新的生產模式所帶來的低廉成本,完成了財富收割,而被收割的則滿地狼藉,從農業到手工業破產者無數。

誰也不是傻子,於是就貿易壁壘,再然後就打。

這個世界人類的內部戰爭,就是這麽開始的。工業因為掛靠超凡,一開始就占據上風,但新的體系其實並不成熟,有著各種問題亟待解決。而外敵,則是尚未開啟工業化的封建體系。

地球人,在從封建到資本的轉型進程中,尚且經歷了三番五次的王朝復辟,更何況是匆匆上台、各方面都遠談不上成熟的這個世界的人。

所以亮相和華麗,但轉身很艱難,甚至有卡死嫌疑。

畢竟地球是人類一家獨大,而這個世界可是有其他智慧種族的。

正所謂興亡皆是百姓苦。其實從當代百姓的角度看,什麽先進、落後,都沒有穩定重要。

史書上一句‘革命不可避免的會有陣痛’,展現在現實中那就是無數底層人士的家破人亡。因為任何風險總是會向下轉嫁,而偏偏底層的抵擋風險能力最差。

所以真就是死了誰苦了誰。說句自私的話,扯什麽為子孫計?我特麽家破人亡,還有屁的個後代享福?毀家紓難為他人,我的妻兒是造了什麽孽攤上這麽個爹,這麽個丈夫,父母是造了什麽孽老了老了還得被兒子坑一把,最後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張獎狀換自家絕後斷根兒,確定這賬算的過來?

金家就是‘革命陣痛’的受害者,兄弟倆一合計,兄長子承父業,當落魄貴族,湊合著過日子,好維系金家傳承。而弟弟則去拿命搏未來。

當然,這也是兩人性格的使然,凱文·金的父親自小就比較正和穩,而其叔叔路德則跳脫、腦子活、有急智,不走尋常路。

兄弟啦感情很好,路德外出闖蕩時,凱文的父親將家裏最後的值錢物件,變賣了一番,給弟弟帶上了。然後憑著一技之長給新貴們打工。

可惜從早年開始,就被繁重的事務壓肩,心情一直不舒暢,中年喪偶,當爹當媽,飲食也跟不上,早早就得病掛了。

凱文·金也是仗著家教遺風,才能系統的求學,卻也因為窮,無法繼續上進。

而路德·金,不能說混的不好,只不過幹的是刀頭喋血的營生,且前半生基本走攢資歷了。等混成人中精銳,能力、眼見都不缺了,十幾年已經過去。連兄長的葬禮都沒能參加,也是心裏苦。

路德·金不信什麽革命,他只信狼吃肉、狗吃屎。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因此‘革命’對其就是一張為了占據道義制高點的皮,砍死權貴,取而代之才是核心認知。

由於個人經歷,路德·金有著常人所無的冷酷一面,雖然在乎兄長唯一的骨血,卻也堅持‘不摔打不成才’、‘與其以後因為致命短板、幼稚思路死在別人手中,不如在沒見過紙醉金迷、權力誘惑前,就死在磨礪的路上’等思路。

當然,路德·金也清楚,磨礪不等於往死裏整,要知道過猶不及,就算沒整死,也有可能整殘了,生理殘疾能用超凡手段愈合,心理殘疾就很難很難了。

因此具體操作,那也是有講究的。

怎奈一片苦心,總是被現實打臉。本來大氣候就波譎雲詭,甚至可以說,在‘自由革命軍’這個根基就爛、還走風漏氣的組織中,路德·金自己都不敢說有保障,又有多少掌控力為凱文·金營造一個能起到磨礪目的,卻又安全的環境呢?

他一早就考慮到了這些。但最後還是決定帶凱文·金入行。

1,這是凱文·金自己的意願。他覺得這一點尤為重要。

2,他對大環境不看好,社會只會越來越動蕩,老實巴交當豬羊,只能被動待宰,說不定哪天就禍事臨門,比如說被征召入伍,沒有人脈,沒有錢財,沒有準備,炮灰一枚,多半不會有好結局。

所以,哪怕凱文·金在見識了殘酷的世道後,不願意幹殺人放火的營生,磨礪所帶來的思想和軀體上的變化,也能令其受益終身。說不定就能踏實隱忍的熬過動蕩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