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受限的關鍵點爭奪(第2/4頁)

兩秒之後,他有了抉擇,通知米蘭諾,上反政府軍。

從某個角度講,政府和反政府,就像本源世界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那般,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自然而然形成的矛盾的產物,是始終存在的兩個對立的集團,這也就使得反政府人士的扮演可以很寬泛。

米蘭諾緊急發起的群體扮演對象,是歷史上很著名的反政府組織——血影會。

這個組織生於不義,亡於理想。最初時是一幫敗軍轉變的山匪,因行路問題而超出了限時到達的最後期限,結果被吃了敗仗的指揮官用來當背鍋匠,指著整個軍事行動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未能及時到位,以至於延誤戰機,讓敵人有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於是被繳械貶為戰犯去挖礦。

那時候挖礦是非常殘忍的刑罰,兩三年的時間,棒小夥就能熬成風燭殘年的幹巴老頭。

結果這支內部團結,訓練有素的部隊就叛亂了,死了七成,剩下的逃進了荒野。

這個開端奠定了血影會的與眾不同,組織性高,掌握著一整套完整的軍事訓練方法,甚至有魔藥序列輔助。

然後就是徹底的放飛自我,第一次登台表演就特別血腥,連屠三個莊園,雞犬不留。

後來大十幾年,都沒能被剿滅。

直到換了領袖,先輩的仇怨漸漸放下,又恰逢國難當頭,也不曉得是領導層腦袋被門擠,還是融入的新血的普遍意願的體現,總之就突然很有覺悟,把自己填了坑了。

國戰這種坑,小組織、小勢力,來多少都不夠填的,尤其是前期。所以說他們是亡於理想。一幫起碼是超凡老兵級的自幹愛國者,最後連史書留一筆名都沒能獲得,只在野史中有些傳聞,不過在刺客行當裏,卻是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血影會最活躍的那段歲月裏,他們把持了行業最高水準地位足足三十年。

米蘭諾這次就讓素體傀儡們扮演了血影刺客。

它們白天才扛著RPG和反器材步槍覆滅了入城的駐軍,半夜就都成了刺客信條著裝的兜帽男。

只不過與一般刺客不同的是,它們都系著紅色的飄帶,小臂、腳腕,還有脖頸。

這飄帶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跑起來帥,而是通過其產生幻象,欺騙視覺。

還有,血影會的成員都是超凡者,那些加入而沒能熬過魔藥打磨的,是不會成為正式成員的。

因此血紅飄帶還內藏一些活化繩索的異術奇法,也算是詭異流派的一種。

米蘭諾掌握的超凡體系,用來冒充血影刺客,那是綽綽有余,血質一系,血腥荊棘之主,光聽名就知道遠比正派血影會掌握的秘術超能更有逼格。

所以迎戰亞弗爪牙版國立法師團的血影刺客,大師起步,宗師為骨幹,大宗師為頭目。

為了體現自己的反派逼格,血影刺客一登場,先是幹死了幾個被臨時關押,等待審訊的假醫務工作者。

這也算是巧力立名目,除掉亞弗爪牙。

最好笑的是這些官方渠道來的醫務工作者,明明一個個起碼也是肌霸的底子,卻死到臨頭都不能放開了戰。

因為一旦放開了,就等於是超綱了。超凡者、怪異,這是哪門子的軍醫?哪個時代的軍醫?

出戲的懲罰可是很嚴重的,所以它們寧肯死,也得保住‘我們就是普通人’這一角色人設。

於是國立法師團從天而降,拉風非凡,血影刺客們潛地而來,血腥開局,殘酷詭秘,同樣很有排場。

雙方在醫院周遭、樓頂、樓層中大打出手。

從風格實力上看,雙方明顯都有點過線。

比如國立法師團的法師們的瞬身術,就很有HP世界幻影移行的風采,身形化作扭曲光線一縮,人就換地方了。

而血影刺客則是血影分身+紙替身術,真身不易找到,好不容易找到,法術加身,結果炸碎燃燒的卻是一堆碎紙片。

雙方都有成熟的超凡體系背書,並且是高階傀儡,軀體強橫,靈性不缺,對力量的掌控度還強,收放自如,看著激烈異常,波及面卻很小。

也正是這波及面的大小,使得它們明明實力過線了卻沒有遭到神域儀式相關法則的制裁。

到了現在,趙文睿也基本摸清了亞弗神域儀式的底線。

就仿佛煉制魔藥時的細節操作決定最終成敗,亞弗在推進祂的大計劃的過程中,一些操作對細膩度有很高的要求,容錯率較低。

儀式就是一部分細節,超綱就意味著細節操作失敗。

從這個角度分析,亞弗的計劃落實是僵硬的,明知道照眼前的情況,廣場音樂會很難達成,但仍舊得有,且不能搞砸。

如果說廣場音樂會是‘成丹’前的最後一股猛火加持,那麽醫院就是重在‘持久穩定’的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