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奠定下厚重基業

凱恩通過微不足道的法則裂縫獲知了重要信息之後。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又過去了十年。

今時今日,時間在凱恩的感覺中,已經跟普通人的不同。

一方面,他仍舊保持著固有的習慣,時間觀念很強,習慣精確到分、秒。

另一方面,則是對時間的漸漸無感。如果進入他認為的垃圾時間段,他會選擇忽略。

必須說,對於一個事無巨細都能記住,三萬年前的記憶可以像昨日發生的一般清晰的人而言,有時候會覺得記憶沉重如山,壓的人喘不過氣,而能掠過一部分,就像忙碌之余的休憩般,會獲得舒適的享受感。

所以時間在凱恩名下變得有些矛盾。

就像發現亞空間力場裂縫之後的這十年,基本上就是一片空。

當然,他想知道的這十年來的信息,他都是知道的。但這種知道,就像讀書看電影,而不是親歷,感覺上終究還是淺了一個層級。

索性沒什麽他特別在意的,掠過也就掠過了。

而實際上,這十年間還是有著諸多變化的。

首先自然是來自整個星區的變化。

在戰錘40K宇宙,人類於第21個前年之後,因為亞空間航行法的發明,而加快了對整個銀河系的殖民。

到了26個千年,再經歷了殖民峰值和下跌之後,開始進入低谷。

主要原因是鐵人反叛,亞空間風暴。

從這個時候開始,其實就已經出現了‘失落的人類殖民團體’。

第28個千年的末期,帝皇征服地球,29個千年,準備再戰銀河,說白了就是將一系列原因失聯而陷入孤島的人類世界重新串聯。

20個基因原體,是30K創造的,星炬廳也是30K時期創造的。

可以說,從人類紀年3000年開始,第一個千年,是人類文明二次輝煌的時代,比第一次還輝煌。也是屬於帝皇和20個基因原體南征北戰、建立不朽功勛和榮耀的年代。

進入31個千年後不久,這份輝煌,就因戰帥荷魯斯叛亂而跳水式跌落了。而直到這時,其實以帝皇為代表的人類帝國,仍舊未能徹底將第一次輝煌時代失落的所有人類殖民團體找到。

其中,又以失落在遠東星域的未找到的人類殖民團體最多。

銀河是個螺旋體,直徑9萬光年,厚度1.5萬光年,有超過4千億顆恒星。

泰拉人類構建了一個相對位置的星圖,並將之大略分成五個星域。在這份星圖中,人類的母星泰拉,在銀河的西邊,靠近母星的這個星域,人類殖民世界最密集,稱之為太陽星域。

泰拉所屬的恒星,其實在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上,但泰拉人類構建的星圖,自然是自身為中心的。

數以太陽星宇就是中央,西面是太平星域,南面是風暴星域,北面是朦朧星域,東面是遠東星域。

之所以稱之為遠東,有兩個原因。

一,不是以銀河系中心為定位中心,向東是最遠的。

二,帝皇建立的星矩,照耀半徑是5萬光年,而銀河直徑9萬掛念,半徑就是4.5萬光年,那麽,帝皇的星炬廳建立在銀河系西邊的泰拉星上,銀河系的東邊,勢必有相當一部分區域,是不在星炬照耀範圍之內的。

這就又說到泰來人類的主要星際航行手段了。

亞空間躍遷,大致分為兩類。

一,計劃式躍遷。

二,指引式躍遷。

人類初期全都使用計劃式躍遷,簡單的理解,加入現實世界是陸地,亞空間是潮汐漾動的海洋,那麽計劃式躍遷的原理,就是從陸地A點進入海洋,然後自己劃船+洋流推送一段距離,跳出後抵達陸地B點。

由於洋流的流向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初期人類不敢太浪,只能是類似於近海航行,每次跳躍4-5光年。

而到了大殖民時期,導航者出現,他們是最早出現的靈能者,至於原因,自然是因為隨船進出亞空間,次數多了,總有那麽些人率先發生異變。

有了導航者,每次跳躍的距離就可以更遠。

而這種依賴導航者能力及經驗,有計劃的躍遷的方式,就叫計劃式躍遷。

指引式躍遷就無需多解釋了,帝皇靠每天燃燒上千靈能者靈魂而維持的星炬,宛如大海上的燈塔,指引航船。

而凱恩通過法則裂縫獲取了重要信息後的這十年間,就徹底確定了本星區的位置,遠東星系,失落的人類殖民團體之集合。

帝國劃分了星域,星域之下是行省,行省的面積,一般為一個邊長200光年的立方體。

行省之下,就是星區了。

不過,星區的劃分,跟行省的距離丈量不同,它是以某幾個相鄰的恒星系為依托的。

當然,有沒有人類殖民世界,是劃分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