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神威震懾帝都人(第2/4頁)

“做不到的,提前退役吧!”盧萬斯伯格在下達命令時,特意強調了這次的命令,其執行力度是絕對的,不容絲毫討價還價。

其實對於大多數海員來說,這是個利好的消息。

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海星的種種好,已經傳揚開了。

管理有點嚴,有種自由被束的感覺。但卻活的很充實、很踏實。不像之前,雖然很自由,卻也很惶然,生活窘困,沒有事業,沒有未來。

大多數海員的家屬,當初送自家的子弟當海員,是沒有想過能為自己帶來什麽益處的,而是因為海員還算是個相對可以的工作,畢竟是帝國軍人,基本的待遇是有保障的。

現在,家屬竟然也能跟著雞犬升天,雖然有債要還,但有正經工作,只要好好表現,還怕還不上麽?

而且軍方的補貼也是一筆不菲的錢,相同的不動產,在原本生活的地方想要置辦,花費起碼是現在所需還貸金額的三倍!

隨著地海星的善名傳播,已經有人在想方設法的試圖獲得那裏的居住權了。

有人願意出十倍金額,購買那裏的不動產,還有人則從海員的家屬角度下手,認親!當然也有威逼利誘……

這些亂象,反倒讓很多海員及其家屬,認識到了地海星移民的價值。因此,命令執行就整體而言,還是順利的。

只不過這是典型的大動作,涉及的人、事頗為繁重,因此顯得有些紛亂,也是難免的。

命令執行了大約一周後,已經有超過50%的海員家屬,完成了移居。

說實話,這個命令執行的初期,看笑話的人很多。

全家遷徙本就不容易,妥當安置則更難。

人們看笑話的重點,就在於作為一個非土著海軍提督,盧萬斯伯格要如何令遷徙的人們有事做、有錢賺、有飯吃?

然後他們發現地海星的社會構架早就完善,人來了往各自的社會定位空格中一填,就OK。

培訓、上工,這是近來地海星的主旋律。

說星有點誇張,如今只有一座城鎮,地海城。

其活力只能說一般,因為沒有私人貿易,但秩序井然,而且生活資料齊全,價格也良心,整個城市運轉的成熟度很高,就仿佛已經存在了很久。

“這也是那位凱恩提供的?”

問話的是位女性,不算年輕了,妝容很精致,她叫瑪蒂爾達,代表的是帝國行政院主持。

帝國有著龐雜交錯的政治體系。自從帝皇進入黃金王座,泰拉大領主,就成了這個帝國的頂端領導者。

每一位大領主,都代表著一個帝國的主要機構。

帝國行政院主持,排在第一位。雖然說起來是平等的,畢竟淩駕於各主要機構之上的是泰拉大領主議會,每位都只是一席一票。

但,行政院主持能排第一,仍舊是有原因的,就像九個席位是固定,只有三個席位,由其余八個重要機構的領導人輪流做一樣。排第一,就意味份量最重。

因此,能代替行政院主持拍板的瑪蒂爾達,是多麽的位高權重,可想而知。

“是的。”盧萬斯伯格表現的倒是還算鎮定,他解釋:“凱恩說過。模板,是知識,是數據,是不斷完善的體系。地海城,用的就是軍屬城鎮模板,核心宗旨是自給自足,減少對外依賴,高度監管,計劃經濟,保障忠誠。”

瑪蒂爾達點點頭。又問:“那麽人口增加,需求增加,怎麽辦?”

“這方面是跟軍功掛鉤的,一般軍屬,沒有承襲權,百年後,專為民,就不能在軍屬城鎮繼續生活了,會被安排去普通城市,這都是在契約書上寫明了的。當然,不動產價值會被評估,聽從安排,會有一定的補貼,以舊換新,又或者拿錢走人,自謀出路。”

“哦,想的很遠,能執行下去嗎?”

“這個,還要走著看。但我個人覺得,有嘗試價值。”

“我聽說,城市管理的核心是稱作智庫的機械,這可是異端啊!”轉移話題的,是來自審判庭的大審判官高斯特,具體是異端審判庭一系的,權柄很重。

“我也問過凱恩這個問題。凱恩表示鐵人叛亂的教訓很深刻,卻也不能因噎廢食。不斷提高,是一切正向存在的核心目標。在這樣的指導方針下,他們向帝皇學習,以類似星炬的運轉思路,靠靈能防止智庫被邪穢滲透。同時,靈能防護還是保險,一旦被轟破,智庫會格式化。”

機械神教的代表凱莫斯插話道:“格式化?他們舍得貴重的管理數據?”

“據說有只讀不可寫的原始數據庫,還有可讀寫的次級數據庫,並且設有難以想象的復雜保護程序。我知道的也就這種程度,凱恩沒有跟我提過更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