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量子通訊聯高層(第4/4頁)

帝皇是:我說的就是真理,你們得按照我說的來。

凱恩是:你們隨便,別惹我不快、擋我道就行。

泰拉大領主們,都是活了許久的老江湖了。沒有火急火燎的啟動什麽方案。

相反,各自派代表跑去哥特星區這件事,被雷聲大、雨點小的給遮掩過去了。為此還裝模作樣的罰了盧萬斯伯格一筆薪水,未來十年都沒工資。

但哥特星區發掘出能修艦船的STC模板,也被小範圍的傳播開來。機械神教還煞有介事的扯了幾句,模板脆弱,不適合搬遷,以免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失等等。

機械神教這麽賣力。主要還是凱恩背地裏跟機械神教的總制造者(相當於教宗)保羅二世(聖名,而非人名,類似於就任教宗時起的)有過互動,解決了保羅二世的幾個較為急迫的困擾。因此機械神教這是在還人情。

機械神教的成因,也是挺復雜曲折的。

早期的原因,也就是帝皇統一泰拉,造訪火星之前,主要是因為鐵人叛亂帶來的反思。

反思的主要點和緣由在於,這個世界是特麽超自然的。超自然的第一特征就是不講道理,凡是能講通道理的,都不算超自然。

這意味著對於信奉科技之道的人而言,被神秘學吊打是必然結局,或早或晚。

鐵人叛亂,或者話說賽博機器人暴走,本質就是這麽個事。

帝皇造訪了機械神教之後,那時機械神教仍舊用這樣的名和逗比理論,表面上給出的理由,是說帝皇掌握的知識夠多夠牛掰,所以我們認可,他就是我們神教崇拜的神的化身。

但要知道,帝皇一直是鼓勵科學思維的,那麽為什麽還會允許機械神教存在?

就是因為帝皇也清楚,這個世界的本質是超自然的。

但是,科技雖然最終會被超自然吊打,但科學的思維方式,能相當程度的解開宇宙的奧秘,是很有用的一種模式。

因此,帝皇和機械神教,都承認科學的盡頭是玄學,但大眾未必需要知道真相。

這個認知,在帝皇坐上黃金王座後,被變本加厲的、以策略的方式執行和貫徹了。

一方面是配合國教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將科技神話,也是有不少好處的。

人都有好奇心,但宗教敬畏,能相當程度的扼制。由於科學淪為考古學(挖以STC為主的舊日技術)的現實情況,讓越來越愚蠢的民眾,去鼓搗科技遺物,太過暴殄天物。

民眾只需要發現,後續的就由機械神教的專業人員來做便好。

這也是為什麽機械神教越來越神棍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通過神棍而獲得權柄、利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總而言之,機械神教也是在不同階段,應不同外在環境而不斷變化的,它確實越變越糟糕了。

但這才正常,文明在倒退,機械神教卻在進步,那才詭異。

雪崩時沒有一片無辜的雪花,機械神教和帝國國教,乃至執政體系,確實扮演了不好的角色,但最大的鍋還是蕓蕓眾生,就像某位大領主說的:“如果我們真有那麽大的作用,帝國也不至於這般困頓。”

這話凱恩是信的。統治層的考評分,最多也只是中庸,還談不上無能。

如果無能,帝國就在內憂外患中崩了。正因為中庸,帝國沒崩,統治層卻也無法阻止文明倒退的下行勢頭,只能跟著大勢一起沉淪。

再往細了說就復雜了。比如殖民星自治,只要交夠稅,一切都好說。帝國高層不知道這其中的弊端麽,知道,但沒有辦法改變。

帝國現在處於拉不開拴的狀態,惡性循環,除非真有一個極度利好的重大改變,這就有機會一環環的解決問題。

當年帝皇統一泰拉,就是這樣的重大改變。

各個殖民星內部都在爭權奪利玩狗鬥,最牛掰也不過統一一個星區,當個星區總督。可帝皇實力強大的過分,志向還遠大,宛如個水淋淋還夠硬的冰坨子,滾到拿,都能沾起不少的雪,等雪球規模上來了,再往大了滾就相對容易了。

泰拉大領主們,現在既希望凱恩能發揮冰坨子的作用,又不希望其獲得冰坨子的權勢和地位。

好在凱恩貌似也無意於權勢和地位。泰拉大領主們就想著,能不能保持帝國之名不變,而凱恩出幹貨?

從這個思路角度,以舊換新,就是個很有意義的試點了。合作的好,模式就可以向各個領域推廣嘛。

合作本身低調些,因合作而取得的成績,冠以帝國執政體系,高調些,這不就達成目的了麽?

於是乎,哥特星區很快的就成了熱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