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不周竣工新項目(第3/4頁)

活動的主要具體內容,在於進行法則適應性調節。

這樣,當凱恩需要,這部分產能就可以高效的開始投入到大爭之世的運轉,而不用擔心與北鬥星區之外的宇宙法則契合度不夠,而出現各種故障。

還有35%的產能,用意北鬥星區的穩健發展。

而在窗口世界,1.5用於庫爾納建設,0.5%用於跟帝國的合作,包括跟盧萬斯伯格合作的安條克要塞環帶太空船塢。

剩下的3%,一年多來,一直用於不周山號的建設,隨著不周山號的竣工,空閑出來的產能,將會把庫爾納賽博坦化。

薪王凱恩曾在黑暗舊日支配者宇宙,見識過的類機械境外層空間(後證明那就是趙文睿送給本尊的遺產),就屬於賽博坦化的世界。後來薪王凱恩送給漫威20K宇宙的C凱恩的凱神宮,也屬於這類產品。

賽博坦化的世界,說白了就是高度可控的人造星球。

而不周山號,則是艦船型的人造星球。

但它並沒有行星的尺寸,12千米的全長,只相當於帝國的啟示錄級戰列艦。

但它的質量,卻是行星級的!

神域力場這種只存在於超凡力量活躍的宇宙的不科學概念,大大降低了該種戰艦的建造難度。否則光是一個引力問題,想要將行星級質量的物體捏成船形,還要保持結構的穩定性,就能把技術人員愁死。

而如此大質量的艦體,其材質密度過於驚人,即便不開啟任何附加防護力,阿巴頓的行星殺手,甚至太空死靈的黑石要塞集火,都不能將之如何。

當然沒有真正的完美,不周山號也是有弱點的,那就是神國之核。

沒錯,不周山號就相當於一個神國,只不過這個神國之核的主要功能不是處理信仰力,而是進行能量轉化。

在這個體系中,凱恩的神力,扮演的是配方和模板的角色。

神國之核就是通過這個配方和模板,源源不絕的生產出神力,維持神域力場的消耗。

為了維持龐大的消耗,一顆比木星還要略微大些的氣態行星,先是被造了出來,而後被壓縮成燃料,在名為太陽聚變爐的反應室中,以恒星般的核聚變反應,為艦船提供充沛的可用能源。

所以光是篩選足夠的造艦材料,就耗費不菲。

凱恩還為此小感慨:“船造的再大,我常用的也不過那幾百平的空間,若非有跨星系的需求可能,到寧願就用伯丁頓號偵查艦。”

伯丁頓號偵查艦,在星際時代,體量只能算是自行車,秩序號戰列艦也不過是機車,而不周山號要塞艦,就能算豪華房車了。

豪華房車可以是周遊世界的自駕遊載具,那麽不周山號,暢遊宇宙也基本夠了。

於是這日,偽裝成帝國啟示錄級戰列艦厄運號的不周山號踏上征程。

原本的厄運號,以及其姊妹艦末日號,均是帝國海軍史上有數的倒黴船,包括但不限於被友軍各種誤攻擊,而厄運號最終也喪命於混沌信徒操控的一艘火攻船。

火攻船載滿高能炸藥,作戰方式也是相當的‘神風’。其首秀,恰恰是原歷史線即將發生的哥特戰爭中。

由於亞空間風暴導致哥特星區被隔絕,無法獲得外部支持,帝國方又從一開始陷入極大劣勢,處於旺盛的求生欲,帝國海軍中的某些人便想出了這麽個招。

具體是庫爾茨準將用兩艘火攻船對付混沌方的著名戰列艦‘不可饒恕’號。

不過想出這招也是有源頭的,這便是當年發生在厄運號身上的事件。混沌信徒控制了裝載燃料和彈藥的運輸艦,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裝,使之爆炸更具威力。

結果厄運號硬是被這對其只能算匕首的火攻船幾乎炸成兩截,中後部被毀壞到只連著層皮。

其姊妹艦末日號也在爆炸範圍內,本來是準備入列的,結果直接反廠修了五十年……

海軍普遍的迷信,以及這兩艘艦船的不幸經歷,都使得它們命運多舛,而凱恩覺得自己命硬,能Hold住這種不祥的艦船,成為敵人的厄運。

他臨走時,還特意咨詢了下復活‘藍爺爺’羅伯特·基裏曼的事。

畢竟這一走短時間裏回不來,凱恩的打算是趕在哥特戰爭發生時回來便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他掌握的躍遷技術,並不需要看亞空間的臉色,亞空間風暴也鎖不住他。

另外,庫爾納與泰拉之間的大型星門,也即將進入實測階段,有了這個通道,哥特戰爭中,帝國方已然不再是孤立無援,再加上大量的淘換艦船、以及海員官兵家屬安置以防滲透叛變,可以說,哥特星區已然成為張網待敵的陷阱,有無他坐鎮意義不大。

然而,關於復活基裏曼的事,程序卡在了極限戰士團那一塊。直白的說,極限戰士們不認可凱恩這個不曉得哪裏出來的鳥人,對其能修復基裏曼身上的‘魔器之傷’表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