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戰在即(第2/3頁)

“你不要真的把我當細作好吧。”方別無可奈何地看著廣濟奇:“雖然說在此之前我對於東瀛的行軍路線圖還是挺了解的,但是畢竟這是一場運動戰,而不是說單純的陣地戰,我都來燕京小一個月了,東瀛軍隊發生了什麽變化我根本就不清楚,所以布防圖什麽的,我是真的拿不出來。”

“那麽你憑什麽這麽有信心相信我能夠殲滅這東瀛二十萬大軍?”廣濟奇看著方別:“要知道我們可只有區區的一萬五千人。”

“關外還有邊軍可以匯合,多上一萬人不在話下。”方別對於大周軍隊的布置並不比廣濟奇差很多,他成竹在胸地說道:“後續還會有三萬人的補充,所以說這次遠征軍的總數能夠達到五萬五千人。”

“五萬五千打二十萬,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是並不是不能打。”

“我給你講過的,桶狹間之戰,我真的是跟著織田信長從這頭殺到了那頭,只是砍砍砍就完事了的。”方別望著廣濟奇笑著說道。

“你別說了,要不是你捅出來的這幺蛾子,也不用我來跟你擦屁股了。”廣濟奇擺擺手制止了方別的胡吹大氣。

而方別則望著廣濟奇認真說道:“至少東瀛統一之後,就不會有那麽多的浪人跑來海上討生活了,如此一來,倭寇之亂就是釜底抽薪,徹底平息只在數年之內。”

“你應該考慮到我已經把那些倭寇打了個七七八八了。”廣濟奇嘆了口氣說道:“並且他們是不當倭寇了,他們現在已經組建成了軍隊開始滅國了。”

“但是倘若我們把他們的軍隊全部都殲滅在這裏呢?”方別看著廣濟奇反問道。

“這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但是老實說,戰爭永遠都有著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意外發生,沒有人能夠確定自己一定成為最後的勝者。”廣濟奇搖頭說道:

“當然,我的當務之急是如何首戰告捷,這一戰要給這場戰爭一錘定音,否則的話,一旦陷入了膠著,那麽對於兩邊都不是什麽愉快的事情。”

“你應該考慮的是那些高麗人會不會想著奪你的兵權。”方別在一旁笑著說道。

“他們敢!”廣濟奇瞬間怒道:“就他們打的那個窩囊相,還敢來奪我的兵權?”

“你別說,他們還真敢。”方別認真說道:“這是之前李松國王給的求救信中提到的內容,希望天兵來援,予己復國。”

“那我就要認真好好寫點軍報了。”廣濟奇認真說道。

然後他看著方別:“按照路程的推算,我們三天之後就能夠到兩國界河。”

“我現在最需要的建議是。”

“我應該當即渡河作戰,還是等待附近的邊軍前來會合,再一同渡河?”

“這是你應該問我的建議嗎?”方別望著廣濟奇:“你才是主將,況且我對於行軍作戰之事,向來都不是比較在行。”

“你真是過謙了,這段時間你走南闖北,見識比起我來說是只多不少。”廣濟奇嘆了口氣:“雖然說我對倭寇還算是了解,但是對於東瀛的正規軍,還是不能夠一概而論的。”

“就目前來說東瀛軍隊在高麗的表現來看,他們的作戰水平要比我想象中的高很多,因為倭寇他們並沒有攻占州府的能力,更不要說漢城這樣的一國之首都。”

“漢城只能守三天的話,那麽東瀛軍隊無論是野戰水平,還是說攻城能力,都不能和我所熟悉的那些倭寇一概而論。”

廣濟奇眉頭微顰,神態認真地說道:“我答應你過來無論如何也要趟下這趟渾水,並不是為了一敗塗地而言。”

“敵人有二十萬之眾,就算說散布在整個高麗暫時沒有辦法聚攏決戰,都是同樣孤軍深入的危險也是一直都存在的。”

“我軍的數目目前為一萬五千,雖然說這是京師調配的精銳,但並不是我用慣的南兵,調配征戰之間,多有不便。”

“還有就是。”廣濟奇望著方別:“其實我並沒有辦法完全信任你。”

“雖然你說著要將這二十萬東瀛大軍當做禮物送給我,但是我必須考慮的是,相對而言,我這手下的一萬五千人是更好的禮物。”

“首戰告捷當然好,但是倘若全軍覆沒,非但我要自刎謝罪,朝政大局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倘若不能贏下此戰,甚至會動搖大周國本。”

方別沒有說話。

他只是看著對方,輕輕笑了笑:“我確實沒有什麽可以說服你的地方,但是我身在此處,就是我最大的誠意了。”

“但是不夠。”廣濟奇搖了搖頭。

方別願意千裏迢迢過來送求救信,並且提前通知了廣濟奇讓他預先動身前來會合,這份誠意事實上已經很足了。

但是如果從兵不厭詐的角度來說,方別以此為投名狀,從而混在廣濟奇的軍中,同樣也是最頂級的間諜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