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才不是書呆

“賢弟,孟賢弟。”

“誰,誰是你賢弟,賀公子你總是追著我作甚。”

孟瑜是逃無可逃,就連與墨硯出門買些上京用物的時候,竟也被這賀放尾隨叫住。

簡直被氣到跳腳。

……

孟瑜也不知賀放從何處打探到自己的住處,這幾日時不時就來他家拜訪。

他以溫書為推脫,結果這廝第二天便拿著書來問他請教,說是今年也準備去科考,想要同他交流學識。

孟瑜是個好脾氣的,在小到大與誰都紅不了臉,所以雖是心裏不喜這浪蕩子,卻也沒有發作。

沒想這賀放雖是玩性大,肚子裏的墨水可是不少,別出心裁的作詩作句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不過大多數時間也是摸魚偷懶,和滿寶是一個性子的。

也不清楚他為何跑到自己面前惺惺作態,明明眼睛都要閉上了也要做到自己面前舉著本書,圖個什麽。

“賢弟,你這書都是錯的啊。”

賀放百無聊賴,翻弄孟瑜書桌上一摞摞的書本,隨手抽出一本,便皺眉與孟瑜說道。

孟瑜是不想搭理賀放的,只想著晾著這少爺幾日,等他覺得無趣了也就自己離開了。沒想到他也是挨得住自己的冷淡,時不時還與他搭話。

“怎麽會是錯的?”

孟瑜不解道,擡眼看了看賀放手裏的書,是當下熱門的一本時政之書。

他對於別的詩書教法信手捏來,唯獨這時政一門最是撓頭,所以買來這些的書最是繁多。

當今天子治世有方,百姓安居樂業,四海之內無勁敵。可邊疆卻屢遭戰火屠染,邊境小國狼子野心,唯大將軍坐鎮才可保一時無虞。

他這些都是最新政客謀士所寫的之書,寫的正是如何治敵之策。

“這本這可是孫賢寫的書,每個舉子都是人手一份的,這本書絕不是出錯的。”

孟瑜只當是賀放閑著無趣,只是與他說鬧罷了。

“孫賢,呵,他寫的啊。我說呢,狗屁不通滿篇紙上談兵。若是他到了邊關,他怕是連筆嚇得都提不起來。”

賀放拿過孟瑜書上的書,打量了一眼封面的名字,嗤笑一聲。

這孫賢是個白日做夢的純粹的文人。沒到過戰場見過血腥。對於邊疆戰士只道是招安之策,以教化之。免得將士受苦,說的是輕松,不過也倒是最受不知世事艱辛的文人們追捧。

如今竟還敢寫本書出來糊弄涉世未深,寒窗苦讀的小舉子們,也不怕帶歪了這些個好苗子。

“孫先生說的難道不對麽,出征打仗有什麽好的。只有教化邊疆蠻夷,教授他們規法聖道,才是不費兵刃的良策麽。”

孟瑜對於此觀念早已先入為主。

其實他也買來不少書,對於時政眾說紛紜,他一眼看到了孫賢的書,只覺得他的話是字字在理。

“那你可知邊關接壤的小國有哪些。”

看著孟瑜疑惑的模樣,賀放接連發問,“你可知邊關周遭環境是何,他們的起源是何處,所信之理又是何?”

“你可知他們狼子野心,朝廷不止一次施以仁慈,這些蠻夷之人卻從不感恩,反倒是養足了兵馬再來侵襲騷擾邊境。”

“嗯?真的,有這事。”

孟瑜從不知這些,他未曾離開過余州,只知事余州富碩民風淳樸,雖耳聞邊疆動亂也從未想過這般。

只聽聞這些先生夫子們的說教才明白一二。

“這孫賢說的以教化之只是妄想,邊關小國眾多,最強盛的便是是戎夷,他們驍勇善戰,信仰狼神,殘忍至極。”

賀放看著這孟瑜滿頭霧水,滿眼求知都問樣子不覺竟有幾分好笑。

真是個小書呆子,只有說起這些,才舍得給他一個正臉,直勾勾的眼睛看著自己。

快了,就不信這小書呆不把他那位神秘的姐妹老實得介紹給自己。

“咳、咳,夷戎之人最是狠辣,無論給他們多少好處他們都不會心領,只當是我們示弱之舉。也許只有把朝野雙手奉上,他們才會停下兵戈。”

孟瑜思考了一會兒,又與賀放辯駁道:“但是狄國也是被朝廷招安後,歸順了我朝的麽,說明教化之策是有用的。”

賀放搖搖頭,道:“你呀,要想想這狄國所處的境遇。狄國歸順我們是因為當時狄戎要強攻占領他的領地,他不得不歸順。”

賀放曾與友人親眼見過邊關之境,也見過他們是茹毛飲血的面目。遠不是那些從未講過這些景象的文人們可以想象的。

孫賢一流想的只是如何贏得民心罷了,若不去參軍打仗,便少了賦稅,百姓自然是歡喜的。

孟瑜緊皺著眉頭說道““若真是如此,那、那邊關豈不是動亂,危在旦夕。”

“哎呀,小書呆,邊關自是無礙,你可忘了官越將軍,有他鎮守我們怕什麽。得他,我們悠哉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