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營養液21k加更】 楊淑妃愕然,直……(第2/3頁)

尹賢妃獨未想到,她都在宗朔跟前過了明路,表明了敢於承擔香料的種種問題,排除了謝氏的疑心,謝氏竟還不肯用她的香?

她靈機微動,露出些委屈的表情,低聲問:“謝妹妹莫不是討厭臣妾,才不肯用臣妾合的香?”

“不是,盈盈不是這樣的人,她只是……”宗朔正欲解釋,卻突然想起了什麽。

謝小盈是吃醋,是不願他與旁的女人親熱,才不肯用尹賢妃的香。

只他如今坐在這裏,若傳到謝小盈耳中,豈不是更為兩人的感情雪上加霜?

宗朔驀地站起身,很突兀地說:“朕還有些朝事沒處理完,就先走了,賢妃,親蠶禮的事你來辦,若有什麽不懂的,使人去問尚宮局。朕也會交代常路,令禮部襄助安排,你早些安置吧。”

尹賢妃錯愕地看著皇帝落難逃荒般地從平樂宮闊步而去,她先是茫然,接著是充起滿腔憤恨。

何念先看出賢妃情緒,借機上前,壓著聲說:“夫人莫惱,陛下他……一貫是這樣的。”

尹賢妃焉能聽不出何念先的話裏有話,她美眸橫瞪,遷怒道:“縱然他是這樣,本宮也須得留住陛下,方有機會誕育皇嗣!”

何念先被罵得垂首下去,臉色透出幾分難堪,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尹賢妃冷眼斜覷何念先半刻,兩人僵對,何念先的頭自然埋得越來越低。直到尹賢妃看不下去,輕聲開赦:“罷了,你也不必如此。”

說完,尹賢妃扭頭進了內殿。

何念先落在後頭,本還有些猶豫,尹賢妃卻隔著珠簾折身回來,“不進來侍候,你還在等甚?”

……

三月,尹賢妃代表皇後祭先蠶、躬親桑,果然在外命婦中掀起不少震動。

一切都如宗朔所料,朝外的目光不再聚集在盛寵之下的修媛謝氏,畢竟她雖位列九嬪,卻在先蠶禮上並無超乎常人的一席之地。

賢妃領頭,淑妃次之,九嬪以胡充儀為代表,婕妤之下則有杜婕妤領頭。

誕育皇次子的修儀林氏與皇長女的修媛謝氏,仍隱在眾嬪禦之列。二人都是得過寵的嬪禦,在這樣出風頭的場合中,仍因家世不顯而要退避三舍。京中世家漸漸安了心,皇帝既不貪戀女色,寵愛嬪妃也都是點到為止,還有什麽值得挑剔的呢?

先蠶禮翌日,外命婦入宮拜了皇後空座,如常領勞酒宴。因皇後未至,勞酒宴走了個流程便散了。外命婦各自歸家,謝小盈借著這個機會,去了玉瑤宮,與楊淑妃說了會話。

大皇子開蒙,令楊淑妃的生活充實忙碌了不少,整個人也不如去年那般透著隱隱的沉郁。

她在家中族學是正經讀過書的,並不像南方一些家裏,只給女子讀閨訓等物,而是真真正正背過四書五經,學詩詞歌賦的。楊氏乃是簪纓世族,延京尚未成為都城之時,在舊時延陽郡內,楊家便是望族。帝後常說楊淑妃不懂規矩、跋扈,然而楊家的底蘊,卻是武將出身的顧氏與有胡族血統的宗氏無法比擬。

楊淑妃對宗朔,那是從骨子裏帶出的看不起。

如今為了孩子學業,楊淑妃實在是很費了些心思。她壓低著聲音對謝小盈說:“就怕琪郎在讀書上隨了他父親,那就真的開不了竅了!”

謝小盈聽得汗顏,“姐姐也不必太嚴苛,琪郎又不需要考科舉,能懂道理就夠了。”

楊淑妃搖頭,“我知道你什麽意思,琪郎今後最多就是個藩王,這還得指望以後他登基繼位的弟弟是個寬容的。可就算是藩王,也要懂民生,知仁善,免得到了地方上只知搜刮民脂民膏!沒得給我丟臉。”

謝小盈反而沒想那麽遠,她腦子裏是快樂教育。身為皇子,以後又不用做卑微社畜,做好基礎教育和美識教育盡夠了。

兩人聊了一會孩子經,楊淑妃才問謝小盈,“你與陛下和好沒有?”

謝小盈被問得有些尷尬,她不太想和淑妃說與皇帝相關的事情,總覺得抹不開面子。但她也知道淑妃是擔心她,便含糊地說:“哪輪得到我和陛下和不和好?總歸是謹慎侍奉,別再觸他逆鱗就是了。”

但聽謝小盈這樣的口吻,楊淑妃還有什麽不懂的?她斜睨過去,只道:“你且收著點,畢竟還有無憂,總要顧及孩子的。”

“我知道,陛下還是常來看無憂的。無憂與他親近,也是好事,我不會犯傻。就是……”謝小盈咬著牙措辭,“就是沒曾留過陛下而已。”

楊淑妃愕然,直截了當地問:“你的意思是,你不讓陛下幸你了??”

“……什麽叫我不讓,這事是我說了算的嗎?”謝小盈被楊淑妃說得都有點心虛了,她確實沒有明確拒絕過皇帝,只是每次都讓宗朔碰軟釘子,久而久之,宗朔抹不開面,也就不再開這個口,每天晚上過來陪無憂玩一會,吃頓飯,自己就找借口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