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雙更合一】 因後位空懸,各世家便暗……(第3/4頁)

……

前朝,後宮,在短短幾日內,都或快或慢地被昭儀謝氏有孕的消息,牽動起了神經。內宮情形與局勢,幹系著各大世家的命運與決斷。

原因無他,早在成元九年的年末,因後位空懸,各世家便暗中蓄力,對無主的鳳印個個虎視眈眈。

不少人家都將家族裏適嫁的女兒全召集了起來,細細相看,哪怕身上有婚約都難能例外。

皇後之位於世家而言實在要緊,世家之所以能朝代延綿,維持著與皇室不相上下的地位,始終圍繞在掌權人的身側,保持著身為上流士族的利益,靠的,就是姻親。

能成為皇後,便能為皇帝誕下嫡子,嫡子就能成為儲君,繼而成為新帝。

作為新帝的母族,一個世家所能享受到的便宜與利益,與尋常世家便不可同日而語。

即便稱不上是簪纓大族,靠著送女兒成為皇後,也能真正地進身為皇親國戚,從而為家族擡高地位,躋身真正的上流階層。

仁安皇後薨逝雖還不足一年,因皇帝總是做出思念元妻、珍重元妻的姿態,大臣們倒還不至於太沒眼力見兒地去勸皇帝及早立後。但大家都明白,這事或早或晚,必要先準備起來,才能占盡先機。

眾臣看得出來,理論上,誕育皇長子的楊淑妃原本是繼後的不二人選。但以皇帝和英國公一族勢同水火的勁頭,楊淑妃恐得不到這份殊榮。那往下數,尹昭容與胡充儀兩家,頗有些蠢蠢欲動。

尹昭容之父現為吏部尚書,胡充儀之父則為工部尚書,二人都是天子近臣,雖談不上是世家,卻都是本朝新貴,深得皇帝重用。

這兩人而今牟足了勁在皇帝面前表現,但求憑著前朝得皇帝的信賴,能為女兒於內宮博個優越。

三月底,正巧是尹昭容的生辰。尹尚書代妻子向皇帝求了個恩典,想讓尹夫人入宮去為女兒慶生。

宗朔猶豫了下,到底還是答應了。尹尚書看人極準,在吏部主持多年,可謂是遊刃有余,考官選官,眼光獨到,頗為宗朔所信任。他雖知道尹氏有些小心思,但尹尚書於朝有功,母女團聚這樣的小事,準便準了。

因涉及外命婦入宮,宗朔當晚便與謝小盈知會了一聲。

謝小盈也是無可無不可,她道:“陛下都許我與阿娘團聚,叫尹昭容見見家人,亦是好的。原本大家趁著年節與先蠶禮,都還能在皇後恩準下見一見家人。只今年仁安皇後不在了,反倒沒了機會。陛下既許了昭容,不如也讓胡充儀與杜充容的家人,得了機會進宮看望一次吧。”

“唔,你說得不錯。”宗朔平日從不想這些事,被謝小盈一提醒,他也想了起來,“這兩年夏日無大汛,胡尚書也算功不可沒。朕雖暫時不準備給他們提官銜兒,這種虛賞倒可以安排一番。”

再看向謝小盈,便愈發覺得她有一種“賢內助”的架勢了。宗朔忍不住笑,湊到謝小盈耳邊一香,隨即才說:“那這事你與她們說吧,好叫她們記一記你的情。看什麽時候她兩人想見家裏,是生辰也好,節日也罷,你看著安排就好。”

謝小盈答應下來,翌日先同杜充容說了,轉而又叫人請了胡充儀來,告知一番。

杜充容的感激自不必提,胡充儀卻頗震驚,有些訥訥,回到了綺蘭宮裏,還忍不住在思考——這會是謝昭儀怎樣一個圈套?她雖思念母親,卻該不該讓家裏人入宮蹚這個渾水?

胡充儀猶豫間,尹夫人已率先入了宮,至平樂宮看望女兒。

其時恰是仲春時節,平樂宮內夏花尚未開遍,但已是枝葉繁盛,樹冠翠翠。

尹夫人由尚儀局的女官引至平樂宮內,守著禮數,先對自己的女兒跪拜,口稱拜見昭容。

尹昭容自去歲被皇帝降位禁足,大大傷了顏面,這近半年來都不怎麽走出平樂宮,不願見人,因此本就冷冽的容貌更顯出幾分郁郁。她立在殿內陰翳一處,顯得有些形銷骨立。

尹夫人擡頭一看就慌了,眼眶發濕,焦急地問:“昭容啊,怎忽地如此消瘦了?可是病了?還是底下人侍候不經心、抑或……抑或是昭儀掌宮,叫你受委屈了?”

尚儀局的女官並未離開,立在旁邊幽幽提醒了一句:“尹夫人,請慎言。”

“……我……”尹夫人想解釋,那女官又道:“夫人,於昭容面前,請稱‘妾’。”

尹夫人被噎住,朝著女兒重新一拜,“妾失禮,請昭容恕罪。”

尹昭容神情淡淡的,仿佛早料到有此一遭,“母親不必多禮。”

她兩人對望著,尹夫人有些不敢說話了,只眼眶裏的淚收不住,斷線似的往下掉。

尹昭容避開了母親憐惜的目光,仍是舊時那般高傲姿態,她轉首看向尚儀局的女官,淡淡道:“陳典贊,今日是我生辰,陛下才許我母親入宮探望,請典贊通融一二,生辰日,總該叫我與母親說兩句體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