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請立繼後 這一重矛盾若不解決,謝家如……(第2/3頁)

正因此,朝臣們再也無法忍耐,各部尚書聯名上奏,請立繼後。

如果說去年的奏議,只是小心翼翼的試探。今年的進言,於百官而言便是理直氣壯地進諫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六宮自然也不可無主。

皇後的政治身份於國家而言與皇帝幾乎是同等重要,先蠶禮哪能年年由貴妃領辦?

宗朔倒是早料到了這番諸臣這番話,立刻將奏文打了回去,“朕生母懿德皇後薨逝後,先帝十二年未立繼後,不照樣國泰民安、江山昌平?”

掐指算算,這都快二十五年過去了,誰還記得懿德皇後的事?

朝臣們啞然了半天,很快又反應過來,繼續上奏表態:“先帝不立繼後,那是慈父心腸。因先帝彼時已有嫡子,不再立中宮,則是為陛下考量啊!可仁安皇後去時,沒能給陛下留下嫡子,沒有嫡子,國祚不穩,儲君不繼,這哪兒成呢?”

宗朔等的就是這麽一問,他煞有介事地附和:“是啊是啊,先皇後無福,沒能給朕留下一兒半女,實在遺憾。沒有嫡子,確實是朕心頭一樁愁事。先皇後品德高尚,家境匹配,唯獨就是沒能生育子息。再立繼後,朕別得不求,但求是個能生育的女子,保朕有嫡出子嗣才好啊!”

眾臣被皇帝感慨得有些傻眼,雖說大家也盼著繼後能誕下嫡子,這樣未來的皇位傳承就不會有太多爭議。可是,女子生育之事,哪裏是旁人能打包票的?

大家提議的這些女子,無不是高門貴女,或有才名,或有孝名,家世絕對都是匹配的,最多是容貌上有些參差,這個叫皇帝自己選一選就算了……可,保證生出孩子,還得是兒子……這就沒人敢承諾了。

當初先皇後作為太子妃被選定的時候,作為顧家女,她也是匹配太子的上佳之選。多少年來與皇帝亦是鶼鰈情深,素有美名。

誰能想到,皇後一直生不出孩子呢?

婦人家的毛病都是隱疾,也不是三兩日就能查出來的。

皇帝眼下挑繼後,旁的不管,但問生育,這不是把推薦人選的臣子給徹底難為住了?

不過這也沒法徹底打擊到朝臣們請立繼後的心思,有些激進的臣子,立刻把值得推薦的女子家中姐妹、姑嫂、母舅家的子嗣生育情況細細書陳於奏章之上,力證該女不管是從家族遺傳學上,還是從福氣玄學上,生兒子都沒有問題。

宗朔收了這樣的奏表,一時哭笑不得。

他特地拿回了後宮,當晚摸出來,交給謝小盈一起看樂子。

“你瞧瞧他們,為了讓朕立繼後,不遺余力至此,真是個笑話。”

謝小盈看著旁人家祖宗十八代的譜系表,同樣目瞪口呆,她仰著頭問:“陛下,他們怎麽查到這麽多的啊?”

這上頭,不光標清了同族人生了多少兒子,還把真假嫡出都寫出來了。有的雖寫著是嫡出的子嗣,但實際上是妾室生的,為了擡舉孩子的身份,才記到嫡母名下。

但不管多少,這一家的女兒嫁出去,總歸都是有兒子的,這起碼說明他們家遺傳學上沒任何生育問題。

宗朔似笑非笑,“若是查,自然查不到這麽仔細。”

謝小盈很快反應過來,“……那就是這家人主動告知的?”

為了讓女兒做皇後,這種光耀門楣的好事,當然是一整個家族都願意鼎力支持了。

雖然上奏表的人與這家根本沒有幹系,為顯得推薦有分量、有價值,那當然都選八竿子打不著的外人出來力薦,方顯得這個氏族當真是素有美名,品格高貴,堪為表率。

若是沒能被皇帝選上,這家人自己也能保住面子,女兒再嫁,亦不成問題。

但表面上沒關系,暗地裏自然是有結交。

既然陛下對生育之事這樣顧慮,那必定是要極盡可能地證明,自家女兒定是“有福之人”,能為陛下解除後顧之憂了。

謝小盈盯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若有所思地問:“陛下,朝臣都做到這個份兒上了,你還能怎麽拖著這事?”

宗朔想立謝小盈為後的事,於他二人言,已是心照不宣了。

謝小盈懶得遮遮掩掩,能名正言順做宗朔的妻子,她幹什麽把機會拱手讓人?

最重要的是,掌宮之後,再叫她跪下來,給另一個陌生而年輕的女孩磕頭認主,推著她的孩子去管別的女子叫母親,謝小盈已很難接受了。

後位,她本無意去爭。

可宗朔已將她送到了咫尺之遙的地方,謝小盈也不願再退了。

只是,謝小盈同樣清楚。謝家為商賈人家,在這世道裏是最登不上台面的出身了。並不僅僅是卑微,更重要的是,鼓勵行商從根本上就妨礙了皇室和朝廷的利益。宗朔固然已不會因出身看不起她,但內心裏,他依舊忌憚對商人家族的擡舉,會造成士族的動蕩,甚至影響到困縛於土地的百姓同樣走上行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