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雙更合一】 百姓呼聲雖高,銳意進取……(第4/4頁)

宗朔對此十分得意,也因此才有了南巡的底氣。

然而,觸動世家利益於國朝而言,向來是一把尖銳的雙刃劍。

百姓呼聲雖高,銳意進取的新士子們雖擁護,但世家老臣們卻是一忍再忍、終不甘願。

英國公雖以中書令的職官身份隨扈揚州,實際上卻被皇帝完全架空了。

皇帝議政、見官,從未有一次讓他這個中書令出來協同。揚州刺史昌南伯,乃是皇帝提拔起來的新貴,昌南伯即便有傳下來的爵位,但因他年紀輕,是靠常科取士考來的功名與官位,走到今天這一步,全靠今上栽培提攜,最是個忠心耿耿的大臣。

揚州及周圍幾個州縣都以昌南伯為首,英國公在當地原本試圖斡旋爭取勢力聯合,卻始終未成氣候。

他早已年過半百,頭發花白,因家族式微,整個人心力交瘁而導致愈加瘦骨嶙峋。

英國公不甘,累日裏用不下飯,舟車勞頓的疲憊加上無處施力的困頓,令他在揚州狠狠地病了一場。

宗朔聽底下人來報,只是哼笑一聲,隨即傳了陳則安親去給英國公看診問脈,“認真治他,朕沒打算帶他的牌位回京。英國公這一生,最沉迷造勢弄權,時至今日,朕倒要讓他感受一番,什麽是無計可施。”

正當年的帝王,政績顯著,國運昌隆,很難免不陷入小小的驕矜自負。

一刹那的仁慈與輕慢,讓宗朔忘記,狗急跳墻的道理。

七月底,英國公的身體漸漸有些好轉,他雙眼都凹陷下去,臉上皮膚的皺褶裏透著點陰黑。

到底是一等國公的爵位與中書令的職官,楊守此行也帶了不少家仆護院,隨扈的官員與當地的富紳中,同樣有楊家的姻親與族人。

七月十六,人人都知道是大公主的五歲生辰。

皇帝於行宮設宴慶賀,甚至還邀請了謝家人來。

行宮裏熱鬧非凡,無人留意,揚州城內,楊家買的府宅裏同樣是滿堂賓客。

“……老夫是皇長子的外祖,老夫的女兒貴為淑妃。陛下膝下無有嫡子,論理,若有萬一,便該是長子繼位……”楊守立於堂中,眼神裏迸出精光,“淑妃之慧,自閨中便有揚名,否則也不會被陛下這些年重重防備,有她輔佐大皇子,我們不愁……”

楊守高談闊論,描繪著一個全新的藍景與宏圖。

這皇位固然還是他宗家子嗣的皇位,這天下,卻能成為宗家與楊家共掌的天下。

退一步,大廈將傾。

進一步,卻能有萬丈高樓!

眾人聞言興奮站起,紛紛道:“願為國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