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二次華山論劍!(第2/3頁)

“您是說……”

王護衛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麽。

周藻行卻還有些迷茫,他並不了解這些久遠的武林掌故。

陳希象單手捧書,淡笑一聲:

“百年前,同樣是一本絕世武學引起的武林爭鬥,但卻最後被一個人給輕松化解了,這個人就是才從大人府上離開的那王處一的師父——全真教主王重陽。”

周藻行聞言,若有所聞一般,看向了王護衛,道:

“是如何化解的?”

王護衛已經明白了陳希象要做什麽,他心中震動,但面對大人的詢問,還是立即答道:

“當初因為這本《九陰真經》,江湖上也是曾經掀起了一陣的刀光劍影,爭奪搶殺,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彼時,正是全真教掌教王重陽初出江湖之際,他為免江湖仇殺不斷,提出「華山論劍」,邀請眾多武林中人決戰華山之巔,勝者可擁有《九陰真經》。”

“最後,他以一人之力,技壓群雄,橫掃一眾武林豪傑,最後與剩下的四個高手,在華山之巔上決鬥了七天七夜,那四大高手均被王重陽折服,推王重陽為華山論劍最終勝者,甘願認敗,最後承認《九陰真經》為王重陽所有。”

“而這本經書最後到了王重陽仙人手中後,因他接連挫敗所有群雄,奪得了華山論劍第一的稱號,威望一時無兩,便再無人敢去找他搶奪經書,最後這場因為武學秘籍出世引起的腥風血雨,才終於化消。”

而周藻行發現在剛才這王護衛說到王重陽的時候,陳希象便眼含笑意,而且似乎並沒有因為王處一的事情,而對於全真教生出極大的惡意。

這倒令周藻行有些奇怪。

陳希象對於周藻行的眼神看在眼裏,自然明白對方所想,但卻沒有多解釋什麽。

的確。

陳希象對於王重陽的看法,並沒有因為全真趙志敬、尹志平,以及王處一而因此就一貫認為他們一派都是惡人。

這或許就是他和王處一之間的區別。

即使未來陳希象不可避免的因為道統之爭,而有交手的話。

他也還是會認為,如果論的話,王重陽是不愧一個“英雄”和“道門宗師”稱號的人。

此人當初未出家之前,也曾是一位熱血男兒,時值妖金不斷侵入大宋國土,他也曾參加過義軍,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敗後才出家修道,在終南山創立了全真教。

如此之人,當得起陳希象心中對他的尊重。

而王護衛對周藻行將華山論劍的事情說完之後。

他看向了陳希象,語氣有些震撼的道:

“道長……難道是想……辦第二次華山論劍……”

也如同全真掌教王重陽一般,在這洛陽,也來一次“華山論劍”一般的盛會。

以一己之力,橫推天下所有英豪,挑敗所有高手,最後令他們不得不放棄爭奪這把刀中秘密的野心,然後心悅誠服的離開洛陽。

陳希象淡笑一聲:

“王重陽能舉‘華山論劍’,貧道又怎不能在這洛陽也舉辦一次‘洛陽論刀’,且看這些天下各大高手,究竟能否在貧道手中,拿走這把厚背刀。”

王護衛嗓音遲疑,艱難道:

“但,您要面對的高手,可要比當初王重陽仙人面對的高手更加難以對付三倍四倍還多呢。”

當初王重陽與天下高手約戰於華山之巔,戰至最後的五個高手,也就是相當於武林一方聖地中的高手水準的四位罷了。

歐陽鋒、洪七公、大理段皇爺、黃藥師。

現在來到洛陽的段玉樓、虛青、鐵小石等人,就已經是當初那四位的水準了。

但此次洛陽卻還在這等聖地高手的水準之上,還多出了三個恐怖的青年高手。

天妖弟子金九五、天魔傳人蒙藏龍、儒聖兒子朱易。

這三位的身份來歷和武功傳承,要遠遠高出當初的四大宗師。

陳希象只是一笑:

“有何懼之。”

他舉起了手中卷宗,翻到了第三頁,道:

“既然這三人之中的儒聖之子朱易,是三個人之中唯一沒有隱藏自己行蹤落腳點的人,不如就隨貧道先去拜訪一下這位,給他下這第一份請帖。”

朱易!

儒聖朱熹之幼子。

唯獨他沒有隱藏自己的身份和落腳點。

無他。

儒門中人,君子坦蕩蕩!

這樣的一個人,最好找。

陳希象負手帶笑,已經跨步走出了周府,去請自己的第一個對手。

目睹陳希象負手走出大廳。

周藻行立即道:“王護衛,快去跟著真人,有事向我匯報。”

“是。”

王護衛急忙腳步連踏,跟在了後面。

而周藻行則是在這個時候,伸手打開了那副卷宗,看向了這位儒聖兒子的卷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