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正一當興!(第2/3頁)

道門能再出一位無上大天師,是後世中人的幸運,並不是這個時代道門中人的幸運。

與這樣的一個人生在同一個時代,簡直是其他道門的災難。

方仙道、巫鬼道、樓觀道。

這些都是秦漢時期的遠古道門。

方仙道源於先秦練氣方士,巫鬼道源於蜀中巫教,樓觀道就在他們這終南山。

那時巫鬼道勢力最大,且修道之法,多是邪祀害人之術,為那時候的三大道脈之首。

張道陵見邪道害人,一人一劍入蜀中,以一己之力,平邪道,鎮鬼禍,將巫鬼道從蜀中連根拔起,此後他行遍天下,建立天師道,以天師道平復巫鬼道帶給世間的創傷。

伴隨著張道陵的修為越來無敵於世,天師道逐漸成了諸道第一。

在此基礎上,張道陵更進一步,開始以天師道吸納諸道。

正本以清源,以一道統萬道。

正一道由此而來。

即便是張天師飛升之後的一段歲月裏,正一道也是為公認的第一道門。

但江山代有人才出。

因為全真呂純陽的出現,一統道門的正一道在失去了張天師之後,受到了呂洞賓的法門沖擊,然後如王朝更替一般,開啟了正一落寞,全真當興的新紀元。

一直持續到今天。

正一代代無人,而全真則代代出人才,一直從張紫陽、劉海蟾、白玉蟾、以至王重陽,逐漸提高全真道的威望。

但卻偏偏在眼見全真有望成為第二個全盛時候的正一道,徹地成為天下第一道,做到如當初張天師一般,一統道門之時。

正一道這一代居然又反撲出了陳希象這樣的一個絕代天才。

丘處機握緊了拳頭,眸光冷凝:“歷代祖師等待全真大興,成為天下第一道的一天,不知道盼望了多久,眼見這一代終於要大行於世,可以徹地將正一道並入我門,怎能就此罷休。”

馬鈺眸子內閃過一絲光芒,道:“你是說?”

丘處機眸光微眯,說出了一句話:

“我建議公開鬥法,來一戰定輸贏!”

馬鈺閉目思索,臉上閃過沉思:

“鬥法之事太大,若是輸了,那可是公開承認自己一道敗了。”

丘處機則是眼中沉怒:

“那不鬥法又怎麽辦,等待這麽多年的全真大興,毀於今朝?還是說我們不僅等不來全真大興,還要再看著正一重新興盛起來,把我們都吞並掉。”

“大道本就是爭來的,不爭,哪來的道行於世?”

他怒而拍桌,這一開口,令其他幾人也是心中動搖。

郝大通也不由沉聲道:“的確,不爭就只能被滅門,亡道。”

道統之爭,向來是各門各派之中的最不可避免的事情,太過常見了。

儒教有三四之爭,孟荀二聖,各執己見,思想相左,最後甚至令荀子的塑像被搬出了文廟,讀書人打起架來,可一點也不含糊。

佛教亦有八大宗門之間的爭執,更具體些,禪宗也都有膾炙人口的六祖慧能和神秀的爭執,因大道不合,神秀直接叛門而出,自己創立了北禪宗。

道教也是一樣,本身源頭的三大天尊都在爭長幼上下,再往下,就算同為老子一脈的正一和全真,照樣也從古時就爭鬥,一直延續到如今。

這是每一個家大業大之教門都必定會發生的事情。

便是凡俗百姓之家,也會因為分家,斷代而生出各種意見,遑論是修行路上的大道相左。

馬鈺看到師兄弟們都開口說“鬥法”一事。

他面色猶難:

“此事我做不了主,必須要等師尊出關,更要和紫陽仙人等前輩商議好才行。”

鬥法一事,綿延已久。

自打張天師那一代起,修行教門之中便有了鬥法。

一旦開始鬥法,那就等於是俗世裏的兩國交戰,一定要打出一個結果,或為一方投降認輸,或為一方完全征服了另一方的所有國家土地,打的被滅國。

因此馬鈺才不敢做主。

丘處機話說到如此,他也不進一步逼迫,緩和道:

“也好,等掌教師尊出關吧。”

不只要等王重陽出關,更還要聯絡其他的全真道門,因為一旦開始鬥法,那就不是他們終南山一家的事情了。

也就在終南山這邊因為敗在陳希象手中,從而察覺到了“正一將興”的威脅,開始做一些準備的時候。

這一邊。

陳希象已經回到了青城山中。

遠隔百裏,他便降下了飛行身軀,選擇徒步開始回歸藏經樓。

卻還是沒想到。

自他踏入藏經樓這裏的第一步後。

突然,天地之間傳來了一道道宏大的鐘聲。

鐺!

鐺!

鐺!

鐺!

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