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唯拳說了算!(第2/4頁)

龍旗義軍也是一樣。

他們以龍尊義這位首領為核心,自從組建起來之後,便一直被魔元朝廷掃蕩清剿,從來沒有在正面戰場上勝利過。

這,是他們這些人數百年之內第一次以勝者的姿態清理戰場,收繳各種戰利品。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天穹上垂下的那只手。

那個中原漢人心目中的無上大宗師。

呼~

崖山之頂上,氣流飄蕩,有人揮手驅散了這裏的血霧。

陳希象與郭襄從天穹上踏步而下。

而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這三位宋末三臣,已經帶著小皇帝在此結草蘆恭候,見到陳希象踏步下來之後,三人帶著小皇帝立即恭首施禮,嗓音中都隱隱含著無限激動和泣聲:

“無上大宗師!”

“一掌力挽天傾,請受秀夫/世傑一拜!”

就連那身著明黃色龍袍,才只有八九歲的小皇帝,也是跪在了面前,用清脆稚嫩的嗓音叩首:

“朕代表大宋歷代皇祖,叩謝無上大宗師!”

本來他是皇帝,大可不用施如此大禮,但是文天祥主動拉著小皇帝叩拜。

只因,唯有他最清楚眼前之人的來歷和身份。

如果只是大宋漢人子民之中的一位道長,自然用不上如此大禮。

但眼前這位的真身,可是淩駕於無邊宇宙,眾多天地之上的神秘“太上”尊駕。

太上。

神話中的道祖。

皇帝再高,也不過是天子而已,如何能在這位神秘莫測,威能遮蔽諸多時空的存在面前自持身份。

而且,這位道人今日所做的一切,也完全值得一個“近亡國之君”施展大禮。

在不遠處,傳鷹、厲靈、橫刀頭陀也隨後趕來,恭敬見禮,拜見“無上大宗師”。

陳希象讓一眾人都一一起身:

“今日之後,你們便可展開對魔元的反攻。”

簡單一句,卻帶動著現場眾多人心中壓抑了不知多少年的情緒。

“……反攻。”

陸秀夫當場老淚縱橫。

本來,他早已經做好了這崖山就是他和大宋最後的葬身之處,甚至他也準備好了,待龍運堅持不住的那一天,便帶著小皇帝自盡於此。

甚至於,二十萬軍民莫不如此想,早做好了打算。

只因這場戰爭,本就在任何人眼裏,都沒有了任何懸念。

大宋國滅。

魔元踩著大宋的屍體,迎來新的王朝紀元。這已經是天下公認的事情。

沒想到,竟然還能翻轉。

竟然,在今日之後,他們居然可以帶兵反攻回去,光復屬於漢人的山河。

傳鷹回首望向魔元京城方向:

“那一劍,蒙皇忽必烈也死了……”

他與自己的舅舅厲靈,以及淩渡虛、碧空晴、橫刀頭陀幾人對視,眼中全都看見了一種情緒。

那是一種至今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

但他們也清楚,他們確實參與,並見證了一場歷史上最不可能的大逆轉。

“今日,將會在後史之上記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影響之深遠,數萬年,乃至數十萬年,都可能不會消失!”

他們幾乎想象不到,後人會如何評價這場翻盤。

一個人,改變了乾坤的格局,歷史的走向。

片刻之後,以碧空晴、直力行這些中原義士,首當其沖的對小皇帝表態:

“在下願效命,參軍光復河山。”

他們這些義士都是為了漢人最後一絲氣數而來,連自己都沒想到會有這樣大的逆轉和翻盤,此時見證了歷史之後,紛紛表示願意更進一步,從崖山開始,反攻回去,收復昔日曾經遺失的偌大山河。

看著這些人,陳希象神態平靜,緩緩道:

“這一戰後,貧道需要閉關消化一些東西,接下來便坐鎮這裏,有諸位義士去光復山河,應已足夠。”

說話間,他走向了崖山之後的軍營城寨之中:

“文丞相,請過來一下。”

文天祥心中明了。

陳希象在眾人的注視下離開了崖山之頂。

眾人皆露出了恭送的姿態,微微施禮,都心中無比放心。

無上大宗師以只手之力挽天傾,將蒙古三大巨頭鎮壓,覆滅八十萬大軍,還一劍而去千萬裏,殺蒙皇忽必烈與皇宮之中。

幾乎可以說陳希象一個人已經削去了魔元這頭巨無霸身上的雙手雙腳,連帶著頭都被斬掉了。

剩下的,便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

陳希象走入崖山之後的一座城中,站在了城墻之上,背後文天祥趨步跟來:

“多謝尊駕!”

他躬身施禮,彎腰到身軀與地面平行,良久都不起身。

“你我的約定,貧道已經如約。”

陳希象的聲音有些飄渺。

文天祥躬身道:“在下明白,等到江山光復之後,在下將稟明皇上,傾舉國之力支付尊駕出手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