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第八十四封信(第4/5頁)

其他人也想走。

見此王七麟冷冷地說道:“聽天監乃是天子近衛,想要進來豈能如此容易?鯉魚要成龍還得跳過龍門呢,你們一群潑皮混子想要成為天子近衛,當然也要考核!”

眾人不滿的抗議,王七麟大聲說道:“榜文上已經說了,聽天監只招收天下英雄。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英雄不怕試煉,你們之中如果誰怕試煉,那就滾回家去摟婆娘,別在我聽天監哭哭啼啼!”

一聽這話,眾人有不滿也只能憋在心裏了。

本來想走的幾個人又轉了回來,現在出門要被傳為笑柄的。

但被踢飛的漢子已經出門了,他沒臉回來,只好陰沉著臉離開。

就在他出門上了街道不多會,一個長著兩撇漂亮小胡子的青年書生伸手攔住他笑道:“好漢請了。”

大漢狐疑的看向他。

青年書生笑吟吟地問道:“好漢可是來聽天監應征的?”

大漢冷冷地說道:“是啊。”

青年書生往他手裏塞了一封信後說道:“那煩請大人將這封信交給你們的王大人,就說是吉祥縣老友給他的家書。”

說完,他轉身快步走人。

大漢沒反應過來,他看了看信封再擡頭找人,沒人了。

他訥訥道:“可我它娘沒應征上啊,而且還被他們給揍了!”

“對,敢揍老子?老子撕了你的家書!”

他怒從心頭起,哧啦哧啦幾下子撕掉信扔了出去。

風一吹,紙被揚飛了。

風一吹,他冷靜下來:“不好,惹麻煩了!這可是給聽天監的家書,吾草,怕是大麻煩啊,趕緊溜,平陽府不能待著了,老子趕緊去鄉下避避風頭!”

傍晚徐大回來,王七麟趕忙問道:“信封的事,查的怎麽樣了?”

徐大簡短地說道:“查到了,馮亮參加完秋闈後確實買了許多信封,他在一家文房四寶店買的,掌櫃的有記賬,他買了八十四個信封,是在八月初四買的。”

王七麟說道:“八月初四,考生們成群結隊去了爛陀寺,對嗎?”

“對。”

“馮亮也去了爛陀寺,並且期間發生了什麽事或者他遇到了什麽人,知道了一些事或者怎麽回事,反正他突然改變了對人生的態度,回來寄出信件,然後挖泥坑將自己埋掉了,對嗎?”

“對。”

王七麟:“他寄出了八十四封信,但是《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只有八十三句,那麽問題來了,還有一封他郵寄到哪裏去了?”

徐大說道:“或許他買多了?”

王七麟搖頭:“如果是九十個、一百個信封可以說他買多了,八十四個?不可能!”

“馮家錢財不寬裕,他絕不會浪費錢多買信件,所以他既然買了八十四個信封,就一定用了八十四個信封!”

徐大道:“有道理,那可以去民郵局查證一下,城內的他可以找個老頭幫忙送信,城外的特別是遠處地方的他就得用民郵局郵寄了吧?畢竟那麽多的信呢,他去哪裏找那麽多信得過的人給他一一送到?”

新漢朝的信件郵寄手段相當豐富,比如找熟人捎帶、花錢找商人少點、花錢找鏢局捎帶等等,但現在最常規的是郵驛。

郵驛制度源遠流長,最早是用甲骨文記載的,從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後來的朝代逐漸完善。

像到了今天,新漢朝官道上每隔五十裏就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裏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而在新漢朝之前,郵驛只給朝廷和官員郵寄信件,平民百姓不能享用這一特權,這樣他們要送出一封信都很難,所以有‘家書抵萬金’的詩詞流傳於世。

到了新漢朝,朝廷鼓勵百姓經商、平民流動,以讓經濟發展起來,這樣老百姓對家書和消息的需求量就很大了。

於是太祖體恤民情,便將郵驛做了改制,郵驛中留有官郵,依然是專門給朝廷和官員們送信,用快馬來送信。

此外還設置了民郵,民郵就是給老百姓來送信了,價格低廉,但往往用牛車、馬車、驢車來送信,速度慢。

所以徐大猜測馮亮要給外地的好友送信,肯定會用民郵局,速度慢一些,可是靠得住。

王七麟深以為然,兩人立馬又去了郵驛。

民郵處有專門的文書登記每日送來的信件,誰郵寄的、送去哪裏、郵寄給誰,這都是要登記在冊的,所以查起來很方便。

王七麟一說要查八月初五六時候馮亮送來的信件,文書便說道:“他郵寄了八十二封信,我印象深刻。”

八十二封信的郵寄地址都詳細在案,王七麟看後大喜,誇贊文書道:“大人工作認真、兢兢業業,本官甚是欽佩,若有機會一定要上書奏表,以請天下官吏以大人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