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王鐵尉巡查七縣

劉博迫害並郡仕子並與前朝勾結是重案,理當重判。

不過他是皇親國戚又是朝廷大員,自然不能草率,皇帝下旨三司會審劉博,他自己要親臨現場。

在場的都知道,既然武翰林和李長歌敢共同彈劾劉博肯定證據確鑿,這樣劉博的上原府知府和並郡代郡守的職位便空缺出來。

尚書省治下的吏部提前得到消息,於是當皇帝下旨要嚴審劉博後,吏部尚書郭仁傑出列說道:“啟稟陛下,並郡乃是中洲最北之地,它是中洲向北的橋頭,也是北州銜接中原的依仗,所以此地之安危涉及我朝之安穩。”

“如此一來並郡郡守之職不能空缺,還請陛下早日決斷,為並郡選可靠之士代陛下狩牧,以安穩軍民之心。”

皇帝玩味的看向滿殿高官,說道:“郭愛卿此言甚是,那諸位棟梁可有合適人選推薦與朕?”

頓時,爆竹店裏失火,全場熱鬧了。

前排官員們交頭接耳、躍躍欲試,這時候有朋友的呼喚朋友、有領導的趕緊找領導,都在給自己使勁。

丞相郎之桓穩坐釣魚台,他雙眼微闔、不聲不響也不動,像是對這項任命毫無興趣。

最終是禮部尚書姚偉賢先忍不住,他上前說道:“啟稟大人,本部尚書郎蔣克勇通讀聖賢書,有治世之才……”

“蔣侍郎確有大才,但是據朕所知他的身子骨不行啊,去年朕曾經委派他去嶺南調查百越新民入籍一事,結果他走到中途便水土不服,沒找到馬車還是用驢車給緊急拖回來的,對麽?”皇帝打斷他的話搖頭。

姚偉賢訕笑道:“對,確實有此事,但……”

皇帝道:“那就讓他在長安好好養身子吧,蔣侍郎大才,若是因為不服水土而出什麽意外,那豈不是我朝大不幸?”

聽到這話,一名富態官員出來跪地謝恩,姚偉賢也跪地,兩人一同退回去。

回去的時候姚偉賢怒視那富態官員一眼,日汝娘乎,讓你有困難就退縮,現在有好處想上了?不行!

富態官員是他副手,對他極為了解,看他一個眼色便猜到他的心思,他做羞愧狀低頭,但在心裏也開罵了:

日您娘的,去年那事能怪我嗎?從長安到嶺南多遠啊,去一趟先掉半條命,而且去查的又是百越蠻子的事,又得丟半條命,合計起來這一條命可就沒了!

門下省侍中杜公琰走出,他深鞠一躬道:“啟稟陛下,臣想舉薦秘書省少監去與並郡為您巡守萬民。張少監曾有在南福郡做郡守的經驗,為人平穩老道,忠心耿耿……”

“算了吧,張少監確實老道,他今年多少歲了來著?快八十了吧?這年紀還是與蔣侍郎一起待在長安城裏頤養天年吧。”皇帝笑著搖頭。

君無戲言。

杜公琰輕嘆一聲,跪地謝恩而去。

又有幾人上前舉薦,皇帝一一駁斥。

最後是國子監祭酒上去舉薦監察禦史,皇帝聽了後有些生氣,道:“趙祭酒你倒是舉賢不避親呐,你看書有一手,看人可差遠了。你那禦使親家有治理地方的經驗嗎?”

“朕要的是一位能將並郡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的人才,而不是讓你們給自己拉幫結派!”

這話一出,滿大殿噤若寒蟬。

皇帝看向禦史郎之桓和朱忠肅,道:“丞相你乃是文官之首、太尉你執掌天下千軍,那你們二位沒有人才可以舉薦給朕嗎?”

郎之桓出列鞠躬,道:“不敢欺瞞陛下,並郡民風彪悍、位置獨特,臣剛才思索良久,實在沒有想出可以舉薦之人。”

朱忠肅則沉聲道:“陛下,老臣想舉薦一人,此人出身世家,曾在邊疆軍中任職且大有作為,他離軍調入地方衙門後,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那你說的是?”

“瑯琊呂氏家主,呂亦然!”

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頭,這時候戶部尚書蘇伐走了出來說道:“起奏陛下,臣要舉薦平陽府知府武翰林!”

“陛下明鑒,臣與武知府並無私交,但臣在八月曾主持統計了本朝歷年來各府城上繳國庫的稅銀,平陽府的賬目最是清晰明確,送來的稅銀最是及時且足額。”

“臣曾經因為私事去過平陽府,期間見到了府城百姓生活樣貌,在武知府治理下,府城內外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所以臣要舉薦他!”

武翰林詫異的看向蘇伐,隨即出列低頭行禮。

皇帝笑著看向武翰林道:“武知府的能力,朕早有耳聞;武知府的忠心,朕更是清楚。”

說話之間他作不經意的姿態掃了萬太監一眼,萬太監跪下。

“準。”

萬太監起身上前半步,道:“平陽府知府武翰林,忠心耿耿、守土有功,此次大破前朝余孽暗中交好劉博一案,武翰林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