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當年舊事(第3/4頁)

吳破虜鄭重其事的點頭:“不錯,此次北賊叩關,氣焰囂張,陛下忍無可忍,要畢其功於一役,以全國之力,將他們的戰力消滅在邊城。”

王七麟吃驚壞了。

禦駕親征這種只存在於說書先生口中的事竟然真的出現了!

根據他的了解,君王禦駕親征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就能讓軍隊士氣大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順風可揚國威,逆風則可絕地求生一轉攻勢。

但若沒用好那問題可就大了——它所能導致的後果異常嚴重,輕則國家威嚴掃地臉面無存,重則君王被俘動搖國本。

對於君王帝皇來說,守住祖業和基業要比出去耍威風更重要。

所以在王七麟看來,自古以來會禦駕親征的皇帝只有兩種。

一種是國家遭遇大危機,皇帝必須親至前線,以絕地反擊獲取延續國祚的機會。

還有一種是兵力有碾壓之優勢,皇帝去前線展示一下勇武。

但現在新漢朝與塞外異族的情形不屬於以上兩種。

按照太狩皇帝的戰略目標,此次邊境大戰很重要不錯,他們想要在這裏一舉擊潰塞外異族的有生力量。

可這壓根不需要他出來露面,大漢雄師已經紛紛就位,他只要安排好名將來統兵即可。

王七麟想不明白,於是他忍不住問吳破虜:“吳將軍,陛下為何要親征前線?據我所知,本朝立國之後,即使勇武過人的太祖皇帝也沒有禦駕親征過。”

太祖皇帝起兵於草野,他曾經打過許多硬仗,可在他登基大寶之後,為了大局安危,他再也沒有去過前線。

吳破虜凝重地說道:“我也很迷惑,陛下是本月突然決定禦駕親征的,當時滿朝文武都曾力勸陛下坐穩京城觀戰即可,畢竟韃子大軍此次來的氣勢洶洶,咱們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不行,陛下鐵了心,丞相郎大人率文官百臣跪求他留守京城,結果被陛下一起給罰了跪南城門!”

他舔了舔嘴唇繼續說了起來:“按照陛下的意思,此次戰局極為重要,若是能達成目標,那大漢以後可不必再擔心北方的威脅。”

“另外,他還要給九如殿下復仇!”

九如殿下便是前太子,也是太狩皇帝的大哥。

九如這個稱號是太祖皇帝後來給他改的,他是太祖皇帝的長子,也是最出色的一位皇子。

太祖皇帝很早就欽定了這位長子為繼承人,甚至連他登機後的年號都給想好了,叫做天保。

無論九如還是天保,都是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這一篇詩經是祝壽詞: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所以九如和天保都彰顯了太狩皇帝的一點念想:他希望自己的大兒子是一個長壽之人,也希望大兒子能帶出一個長壽王朝。

太祖皇帝四十二年,經數十年休養生息,大漢國力強勢、軍威浩蕩。

當時太祖皇帝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他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前朝朝廷灰飛煙滅,於是便組織大軍出征塞北。

九如太子為帥。

這倒不是要給九如太祖刷資歷,這位前太子爺資歷已經足夠了,他是當朝名將,四十多年前太祖皇帝與前朝大軍決戰中原時候有的他,所以他出生在戰爭中。

後來大漢占據中原,太祖皇帝登基為帝,之後又花費十幾年才將前朝勢力拔除。

而這十幾年裏太祖皇帝沒有去前線,九如太子卻以孩童之身跟隨名將們南征北戰。

這樣還未等到成年時,他便已經在軍中擁有如日中天的聲望,朝野上下將他看做冠軍侯霍去病,這兩人都是年紀輕輕便取得不世戰功的神將。

可惜兩人的命運也一樣。

霍去病驅馬大漠、封狼居胥,將當時的匈奴殺到匈奴王率眾投降、逼的匈奴人悲聲高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九如太子以輕騎兵為主力,指揮多路大軍如臂使指,以大軍縱橫捭闔,用割雜草的方式將蒙元殘余在塞外的勢力清理的幹幹凈凈,安排的明明白白。

蒙元之所以還能到現在保有王朝稱呼,全靠當時剛繼任的邏碌皇帝擅長奔襲——他果斷帶皇室往東北跑,跑去給羅刹人當了附庸族,這才避過了九如太子的追殺。

霍去病最終年紀輕輕病死,九如太子則是年紀輕輕戰死。

戰死的很窩囊。

他已經將塞外打掃的幹幹凈凈了,可是卻唯獨沒有抓到邏碌皇帝所統帥的黃金家族。

當時九如皇帝也是年輕氣盛,他被人比作霍去病,但霍去病是抓到了匈奴王的,他卻沒有抓到蒙元皇帝,這讓他極為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