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銀河集團

“賊窩。”

這是港島市民對九龍城寨的最大印象。

特別是九龍區市民。

他們深受其害。

全部對城寨拆遷拍手叫好。

當然,他們只知道城寨拆遷了,根本看不透城寨拆遷背後的具體事件。

這既是發生在身邊的歷史,又好像和平民無關,就像絕大部分歷史事件,市民們明明已經知道事件發生,卻又體會不到具體情況。

正如新聞越大,字數越少,某些影響也只會在事後慢慢顯現,宛如清風拂面,事不關己。

他們只能選擇接受。

這是最高明的政治手法。

新聞主播則不會對警隊的行動計劃、傷亡人數、以及城寨的地塊發展作出報道。

他們既沒資格查,也沒資格播,只有資格領獎金。

何況,城寨居民的後續安置,大亨們完全履約,安置問題也處理的很好,根本無可報道。

其余少數不滿物業地段、面積的城寨居民,則由警方出面勸告和解,都無多大影響。極少數貪婪成性,獅子大開口的鬧事份子,由交給陸翰濤的工程公司解決。

總之,對付這些人手段太多,黑道白道雙管齊下,死死壓住輿論、鬧事者。

這不是幾位大亨黑心肝,而是人性貪婪,總有人不滿足。相反,大亨們的安置計劃很講良心,大部分居民都表示認可。

而在商場上可以講良心,但卻不能心軟,否則人善被欺,還談什麽做生意?

這種情況往後推幾十年都有,在八十年代更是常態,處理更是簡單。

莊世楷也絕不會縱容這種惡意談判,更不能開口子,於是他對陸氏集團的用些手段,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不可能為某些張狂的頑固份子,損害大部分普通居民的利益。這從大局上考慮也是個麻煩,不把某些跳蚤踩下去,會給更多人造成損失。

一個月後安置計劃完成,遷出城寨的幾萬居民達成“居者有其屋”的狀態,並且為了保證社會穩定,分割在屯門、黃大仙、柴灣等區域,以千人群小區為單位,避免萬人以上的大規矩匯聚。

這個安置計劃成功讓城寨居民回歸社會,並沒有發生騷亂,也未組成社團。這裏也有清洗城寨領導層的功勞。

不過,城寨的印記並未在他們身上完全消失,港島市民有些看不起這些城寨居民,於是把住在此類安置小區裏的城寨居民,全部冠以“城寨仔”的稱呼,而他們也自稱為“城寨人”,演變成一個類似同鄉會的認同感。

“城寨仔”在初時處於港島社會的鄙視鏈低端,僅比屋村人、公屋人要一些。可隨著90年代港島迅速發展,物業急速增值,城寨仔甚至變成令人羨慕的對象。

因為他們起碼有自己的物業!

而那時他們才明白“莊生”多有良心!一個決策舉動就改變兩代人、萬家燈火的命運。

……

警務處。

總署。

處長辦公室。

葛白看完報告,放下文件,臉色紅潤,帶著喜色講道:“莊!”

“這次幹的漂亮。”

一個月以後。

安置計劃完成。

對城寨出逃者的清理結束。

港島警隊在整個遷除計劃當中,總共受傷六十余名警員,死亡四人,且都是輕傷與意外性死亡,基本是全面大勝。

至於擊斃數目與抓捕罪犯都不用再提,一串串數字鮮血淋漓,表現出和平發展的反面。

此外,港府還暫時拿到城寨地塊的管理及執法權,雖然稅收與領土等都掌握在中方手上,但是對於葛白而言已經是大功一件。

據悉上議會的幾位貴族紳士,都已在公開的酒會上,表達出對他的欣賞。

可見這份功勞在祖家的耀眼。

葛白非常開心。

莊世楷也面露笑容道:“為長官做事!是下屬的職責!”

其實在他看來“英國”只拿到些面子,而“裏子”則被他和內地給瓜分了。

畢竟,城寨地塊的管理權?回歸以後還不是歸特區管轄。

他則拿到經濟屬性上的利益,內地則拿到計劃發展的好處,雙方珠聯璧合,悶聲發財。

這也很和呼國內“苟”一波的發展國策。簡直完美。

葛白則是在得意搖頭,沾沾自喜道:“上議會可是祖家的貴族院,裏面全都是貴族王室,皇親國戚,對於國會提案有一票否決權……”

“我得到上議院的青睞,回國一定能成功當選,嘖嘖嘖……”

莊世楷不吃“貴族”這套,露出假笑,出聲附和道:“那就祝處長早日住進唐寧街。”

“說早了說早了,我沒那麽大野心,回國能當選一個市長就夠啦。”

“對了莊,晚上有沒有空喝兩杯?”葛白先滿臉謙虛的擺擺手,隨後又主動莊世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