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3頁)

點了,他的人設和面子說不過去;不點,鄭嵐玉的狀元之名就飛了。

沒了連中三元的美名,鄭嵐玉說不定還會因此覺得小皇帝沒眼光沒心胸,對他印象更差。

這能怎麽辦?

……只能點啊!

康絳雪繃著臉,狠下決斷,在紙上匆匆寫了幾個字,命令宮人擬旨宣布成績。有幾個老臣離小皇帝很近,看到了鄭嵐玉的成績,匆匆對視一眼,都覺得驚訝。

沒想到小皇帝竟然容下了這個年輕氣盛的後生,這簡直不像小皇帝的作為,莫非、莫非小皇帝他……

根本就沒讀懂?

康絳雪倒不知官員們心中給他找了個這麽合適的解釋,只心情復雜地看著舉子們跪下來接旨。

平無奇音調高昂,從探花郎開始宣布,逐一念出今年的探花和榜眼,這兩人年歲都將近三十,難掩激動。其余舉子們聞聲異動,有人羨慕,有人惋惜,有人失望低頭。

鄭嵐玉站在其中,顯得十分突兀,別人都有反應,只他昂首挺胸,毫不擔憂。他的外在表現很是自信,看起來胸有成竹極了,可等聽到他就是今年的狀元,這位藍衣少年反而不合時宜地露出驚訝神態,腳步傾斜一瞬。

前三甲要到近處領旨謝恩,鄭嵐玉人在最後,慢騰騰地挪了上來。隨著一步一步走近,他的表情從驚訝一點一點變成“算你有點眼光”。到了小皇帝跟前,已是重回鎮定,他掀起衣袍,冷著臉磕了個頭。

三人齊道:“謝主隆恩——”

鄭嵐玉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到,康絳雪也沒在意,他只顧著瞧鄭嵐玉,看得越清楚越覺得眼熟。

好一個容貌精致白凈的少年,不枉能沾上盛靈玉的名號,有點如玉郎君那味兒,可小皇帝總覺得在哪裏見過他。

到底是哪……康絳雪忽地想了起來,在盛靈玉祖父出殯的那一天,在正街的高橋上他曾遇到過一個噴子少年。

那日那少年猜出了他的身份,但脾氣還是豪橫得很,對小皇帝一頓冷嘲熱諷……卻原來他就是鄭嵐玉。

怪不得,怪不得,康絳雪就說這世上哪來那麽多不要命的杠精,敢情是同一個人。

康絳雪想起這段淵源,難免有些好笑,看著鄭嵐玉的眼神亦不由得生出了一點熟悉感。他的神情變動,面帶笑意,十分包容,那副模樣落在鄭嵐玉眼中,落在盛靈玉眼中,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風浪。

鄭嵐玉咬了咬自己的後槽牙,神情又開始不耐煩。

康絳雪並不生氣,他已是真切地發覺,鄭嵐玉確實很有才,同時年紀也是真的小,只要把鄭嵐玉當成小屁孩,他的容忍度就能直線提高。

小皇帝開口道:“今日定朝又獲良才,朕高興得很,晚間在宮中為狀元郎設宴,合宮同慶。”

鄭嵐玉無波瀾地應道:“多謝陛下。”

康絳雪幹脆道:“那便到此為止,都退下吧。”

殿試結束,前三甲的消息放出去,四處都要道喜,狀元還要遊街,熱熱鬧鬧和家人團聚,很是忙碌,沒必要拘在這裏。康絳雪屏退眾人,打算晚上再和鄭嵐玉尋個機會說話,可空下來在心中將鄭嵐玉的反應過了幾遍,康絳雪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鄭嵐玉的態度冷得過頭了,不合常理。

小皇帝向平無奇詢問道:“鄭嵐玉家裏頭都有些什麽人?”

平無奇應道:“父親戰死邊關,只剩下一個寡母。”

只有老母親這點和小皇帝印象中的一致,但一個寡母如何能和小皇帝扯上關系?康絳雪又問:“他父親是什麽時候死的?怎麽死的?”

平無奇回道:“邊關戰死。”

鄭嵐玉家裏應該是世代從文,從文又怎麽會戰死邊關?康絳雪更是奇怪:“他父親是誰?”

平無奇應道:“名字,奴才不太清楚……好像是叫鄭源。”

鄭源,鄭源,康絳雪念叨兩聲,腦子裏忽然爆出一句“臥槽”,鄭嵐玉竟然是鄭源的兒子。

康絳雪是中途穿書,朝堂上的那些過去的事許多都沒參與,但鄭源這人他有印象。鄭源之死,正是因為小皇帝原身將鄭源貶到了邊疆,而康絳雪第一次上朝時正趕上鄭源的死訊,他也沒幹好事,下令厚葬的同時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調戲了鄭源的老婆孩子。

難怪鄭嵐玉看他肉眼可見地不順眼……

這換了誰能順眼?

康絳雪好生麻木,難受得差點噎過去,目光一晃,不經意注意到身邊空空,盛靈玉不知什麽時候沒了人影。

……?

盛靈玉人呢?

養心殿外,人潮散去,藍衣少年身邊匯聚著不少人,同行舉子之中有他的同窗,雖沒中選,但也為鄭嵐玉高興。

“好啊,你還真拿了狀元!以後整個學塾都要沾你的光了,在這個年紀連中三元,整個定朝都沒人能超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