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機谷

我欲駕鶴乘風,下筆洋灑萬眾,我欲高登九台,俯瞰腳下雲彩,我欲了然一身,飄搖九天之上,我欲執掌善惡,了斷紅塵繁雜,我欲振翅高飛,我欲落腳成石,我即為世間的旅客,亦為紅塵的記載。

這首詞乃是當年俞嘯在創八界門之時所作,並被人用朱砂刷在了天機崖壁之上,以時時提醒八界門人,讓這群弟子明白自己身上所背負著的使命究竟為何物。

而就在這兩句話的中間位置,則洋洋灑灑的寫著三個大字。

天機谷。

天機谷位於倉州西南部的霍果泊戈壁,而在倉州的方言裏,霍果泊意為“向往的自由”,而俞嘯選擇在此創建八界門,足以說明當年的他心中所盼為何。

整座戈壁西起伽藍沙漠,東至倉州明都,北靠玉林山脈,南抵吐斯國境,東西長約750裏,南北長約140裏,平均地勢海拔超過1300米,而霍果泊戈壁也是整個龍寰最大的戈壁灘。

天機谷便坐落在這座遼闊的戈壁灘上,成為了霍果泊戈壁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成為了指引那些遊走在霍果泊戈壁之中的旅人心中的燈塔,替這些往來的行人照亮其腳下的路途。

可以說霍果泊戈壁養育了天機谷,而天機谷也照耀著這座十分古老的荒涼之地。

作為八界門的宗門之地,天機谷其占地也是極為廣闊的。

以天機崖為核心,背靠玉林山脈,向其谷內的南面、東面、東北面三個大的方向徑直延伸,然後讓整座谷以扇形面積向玉林山外延伸,同時在其延伸中段加築城墻碉樓,讓其整座谷內的防禦更是固若金湯。

而城墻又分為內中外三層,最外層城墻與中間所建的城墻之間相隔少說也有數十裏地的距離,而中層城墻與內層之間則只相距不到五裏地的距離,至於內層城墻之後,便是八界門真正的山門所在,也是天機谷真正的秘密所在,那鎮壓著太機天樞的天機崖。

至於這建造在霍果泊戈壁上的三道墻,便是被江湖人一直戲稱為天際谷命脈的人之墻、地之墻和天之墻了。

作為八界門抵禦外來進攻的第一道守備力量,人之墻便是那存在於天機谷最外沿的第一道墻,這道城墻全長幾乎盡百裏,它自南起於玉林山脈之中的壺金冠,一路順著大扇形,橫穿盤峪、天絕峪、安平峪、岷峪、杏山林後,才止玉林山脈東北面的九仙瀑布,而無論是壺金冠還是九仙瀑布,其都是坐擁著天險屏障,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壺金冠的身後便是那萬丈懸崖,其深度可以說是深不見底,朝著崖底丟下一枚石子,是半天都不可能聽到回響,直至半晌過後,才方可在隱隱約約之間聽到一聲細微的碰撞之音。

而九仙瀑布的地勢就要比壺金冠更加的險峻了,在它的北側,是綿延不絕的玉林山脈,其幾千裏縱深的山脈,試問要是不熟悉這群山之中的山路,怕是會讓自己一輩子都徹底的迷失在這山林之中。

至於九仙瀑布的頂端則是高聳入雲,常年的積雪都附著在其山腰之上,其山腰更是常年被那看似仙境一般的雲層所遮蓋住,讓人們看不得其真相,又因那股從山巔留下的山泉以瀑布的走勢是自高而下一路九轉,日積月累之下,這些來自雪山之巔的甘凜山泉這才在山腳下積成湖泊,被當地的人們將其稱為九仙瀑布,而它所積成的湖泊,也被喚為九仙湖。

至於其他的峪口,也都被天際谷在人之墻的位置上建造了碉樓城門,並在每個峪口出設立了烽火狼煙,為的就是要防一手他人的突襲。

在人之墻之後,當人們跨過了那數十裏的豐茂農田之後,便能遇到天機谷的第二道墻,地之墻。

這座城墻的橫跨縱度已經縮小至不足三十裏,而就是這不足三十裏的距離,卻成為了八界門真正抵禦外來侵入的第一集團,所以作為八界門抵禦外來進攻的第二道守備力量,一旦人之墻被敵軍攻破,那麽那些原本駐紮在人之墻的八界門弟子就需要速速逃回地之墻,至於生活在人之墻之內的當地百姓,也一同會隨著八界門的弟子逃回地之墻來,而在這個時候,地之墻便成了此時能讓眾人活下去的生命之墻了。

不同於第一道墻,在地之墻的面前,便已經的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各種暗樁,在隨行的田野間布置了各種陷阱,甚至在地之墻的外延,除了那些密密麻麻被放置在哪裏的拒馬樁外,還有那一層一層被挖開的戰壕,因為從這裏開始,便意味著八界門將要直面那些能危機到他們生命的威脅,而為了能活下去,地之墻便成為了決不可被攻破的一道墻。

突破人之墻已經是很難的事了,除非是遇到了宛如投石器和沖擊錘這般的大型攻城器械,否則人之墻是很難被突破掉了,畢竟八界門可不會只傻了吧唧的只在這偌大的戈壁上單純的建造出三座城墻來,除了這道城墻之外,八界門還會在城墻上駐紮守備的弟子,他們以十二人為一班,每一班都有一個帶頭的班長,每天每班輪崗三次,每一座哨塔留守三班,每十裏就會有一座哨站,每三十裏就會在人之墻上建一座城門碉樓,每個峪口也都會建造一座碉樓,並在碉樓上安置烽火狼煙台,單就這守備力量,早已超過了普通的江湖門派,可以說天機谷的防禦水平,與龍寰任何一座城池的防禦水平都怕是不分伯仲的,這也難怪皇帝陸鋒會對八界門如此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