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老戴:緬懷一下故人。(第2/3頁)

夜深人靜。

姜小乙側目,看到韓琌臉上有瑩瑩的反光。

這是姜小乙第二次看見韓琌哭,但他這一次哭,不像劉楨死時那麽悲痛欲絕。如同當下的夜色,這是一種平靜而忍耐的淚水。在姜小乙看來,韓琌應是很想好好替這悲涼的師門大哭一場,可他不敢。

他怕泉下二人不會領情。

又靜了一會,姜小乙問他:“你還沒說,師父覺得你們誰會贏?”

韓琌道:“他沒答。”

師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他本想自己去找答案,如今也不可能了。

師父死了,肖宗鏡也死了,這慘淡的師門一共三人,被他逼死了兩個。

報應究竟何時來呢?

他不清楚。

但他仍有能確信之事。

韓琌扔掉手中石子,站起身,借著月光,指向前方。

“出了這個路口有三條路可走,左邊通肇州,中間通祐州,右邊通撫州。”他拇指往後一比。“往後就是天京城。這四個地方與此處相連,從地圖上看是一個鷹爪形狀,所以此處也被稱為‘鷹爪口’。”

“鷹爪口肖宗鏡應該很熟悉。”韓琌眯起眼睛。“師父是祐州人,肖宗鏡從天京到祐州,鷹爪口是必經之地。我聽師父說過,十幾年前這裏很熱鬧,商旅眾多。但是這麽多年兵荒馬亂,加上山匪橫行,此處早無人煙。算算日子,肖宗鏡應該親眼目睹了此地荒蕪的經過。”

韓琌一一細數。

“肇州乃是主上聚義之處,祐州是我們拜師習武之地,後面便是他效命一生的天京城,我將他葬在這,離哪都近。”他望向東北方向。“撫州悍匪橫行,是他和楊亥都無法根治的所在。他留在這也能見證,我是如何將此地恢復從前的繁華。”

姜小乙看著韓琌,不知是不是月光過於清和的緣故,她總覺得韓琌跟她第一次見到時相比,洗去了不少戾氣,變作了另一種鋒芒。

他們三人共同祭拜了肖宗鏡,一切完畢,天蒙蒙亮。

張青陽與他們告別。

韓琌抱拳:“小仙一路順遂。”

他們的告別很簡短,好似萬水千山,盡在不言。

姜小乙騎在馬上,回眸遠眺,肖宗鏡的墓安安靜靜置於晨光之下。

她望著天邊朝日升起,照亮黃土大地,褪去血色,補上蒼白。塵歸塵,土歸土,藏在她心底長達一個冬季的陰霾,漸漸驅離。

回到皇宮的姜小乙,已然困得兩眼模糊,她晃晃蕩蕩進入一間屋子,找了張床,悶頭便睡。

她做了一個白日夢,夢裏她見到一個小夥計,趴在一張木桌上,伏案流淚。姜小乙走過去,問道:“小兄弟,你因何哭泣?”他不回話。姜小乙又道:“你怎麽哭得像個女子一般。”他還是沒有理她。

姜小乙搬了一個凳子在他身邊,坐了好一會,輕輕攬住他的肩膀。

“別難過了。”

她不知陪這小夥計哭了多久,最後他站起身,離開屋子前,回頭看了她一眼。姜小乙意外發現,這年輕人雖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卻還是眉清目秀,怪好看的。

他對她道:“還欠著的人情,別忘了還。”

姜小乙點頭。

小夥計的身影消失不見。

姜小乙緩緩睜開眼,發現自己睡在一間從未到過的房間。屋子極小,床榻也窄得很,將將只能微蜷著身軀。姜小乙撓撓發梢,屋外日光正亮。她走到外面空蕩蕩的小院,看到對門還有一間小屋,左邊則是一間正房。

她來到正房門口,發現沒有鎖,推開門,微微一愣。

這裏不正是夢中那小夥計哭泣之處?

屋裏裝飾簡陋,一張木桌,旁邊是武器架和兩個書櫃,裏側則是一張矮床。

姜小乙坐到座位上,回想夢中情節,總覺得少了點什麽。

清風順著敞開的門吹進房間,姜小乙驀然憶起,擡手點了點面前的桌子。

“這裏……該有一盞茶。”

“你怎麽在這?”

姜小乙轉頭,見裘辛站在門口,姜小乙道:“我一早回來,也不知怎麽就在這睡下了。”

裘辛:“馬上會有人來清理此地,騰出地方另作他用。”

“好。”姜小乙隨裘辛離開房間,走到外院,擡頭一看,角落的一棵杏樹開了花。

姜小乙看著看著,笑了起來,對裘辛道:“這花白中帶紅,嬌柔爛漫,真是占盡了春光。”

裘辛默然,似是不太感興趣。

姜小乙又道:“煩請你帶句話給白秋源,就說豐州北邊的虹舟山上,尚有人在等她。”裘辛微微困惑。“虹舟山......那不是天門的地界,誰在等她?”姜小乙道:“是別人告訴我的,我從前欠下的人情,勞煩裘大哥幫個忙。”

裘辛道:“好,不過你為何不自己同她說?”

姜小乙心道,我也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