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4頁)

如今大哥去世,金陵薛家嫡系群龍無首,他侄子薛蟠才十二歲,侄女寶釵更是才十歲。他嫂子喪夫悲痛不已,本身又是不理外務的婦道人家,怕是這一家子孤兒寡婦就要被人欺負了。

所以他現在必須盡快趕回金陵去,誰要敢欺負他嫂子侄子侄女,也要先從他屍體上爬過去。

這樣他就要離了西北大營,舍了他兩輩子都不舍得離開的戰場。

不過他也想得開,他要報兄嫂的養育之恩,而且他還年輕,等侄子薛蟠能掌握大局的時候他也大不了幾歲,還是能回來再投軍殺敵保國的。

聽他這麽一說,又見他去意已定,羅元帥也不能阻止了,他嘆了口氣點頭同意了。

“臭小子,這離了西北大營你可要自己保重,出去別被人欺負了,丟了我的人。”

羅元帥本想著給薛鵬寫上封書信,他在軍中日久,也是有人脈的,門生故舊也分部在各處。要是薛鵬有了麻煩可以拿了他的書信,去找那些人幫忙,也算是全了他們爺倆在一起這兩年的情分。

不過他想了下讓薛鵬先回營帳去準備離營前的交接,他自己則去了齊王那裏。

齊王正在審訊那個要刺殺他的侍從,他身邊的其他侍從生怕受到這侍從的連累,拿出了渾身本事來審他們的昔日同僚。

羅元帥進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那個侍從半死不活一身血的被拖下去。

他眼都不眨的從那侍從身邊走過,跟齊王見禮也沒有問齊王審出什麽來。這麽多年軍旅生活,已經讓他懂得了什麽該問什麽該看不見。

齊王也沒有跟他提起這個侍從,只是問他:“元帥是忘了什麽事嗎?”他剛才在帥帳那裏跟羅元帥討論了有關羅羌要來求和的事情,他以為羅元帥這個時候過來可能是想到了什麽事沒有說。

羅元帥搖搖頭:“王爺心細如發,剛剛已經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臣沒有什麽要說的。”

齊王有些奇怪,那這剛打完仗羅元帥正忙的時候跑來自己這裏做什麽。

就聽羅元帥又說道:“剛才王爺說要把那薛鵬調到身邊聽用,臣本來還為他高興,這小子也算是攀了高枝了。可是這小子福薄,剛打完仗就接到了家裏的信說是他大哥死了。王爺有所不知,他父母雙亡,是他大哥把他拉扯大的。現在他大哥死了,他哭的不行,又想起家裏還有嫂子和兩個沒成年的侄子侄女,於是跟臣說要解甲歸田回去金陵老家照顧嫂子養育侄子侄女。”

羅元帥三兩句就把薛鵬因何事要離營的事情說了一遍,而且他話裏話外都盡量給薛鵬美言了不少,起碼在齊王聽來這薛鵬是個忠孝兩全還知道友愛兄弟的人。

這幾句話可算是說到齊王的心坎上了,他剛剛審了那侍從,果然是他某個兄弟的人。

跟那個天之驕子卻不孝不悌的兄弟比起來,這薛鵬簡直就是人中俊傑。

“就這麽讓他解甲歸田有些可惜了,尤其是他剛剛還立了功。”齊王遲疑道,薛鵬在戰場上殺敵時有多勇敢他之前在戰場上可是親眼目睹的,更何況薛鵬還救了他一命。

羅元帥沒有說話,就等著齊王繼續說下去,他來找齊王就想著能不能通過齊王給薛鵬在金陵那裏弄個官職,總比他打了兩年仗白板一張回家要好。

果然齊王思索了一下就說:“我記得金陵守備正好有缺,我回頭跟兵部打聲招呼,這個缺就給薛鵬吧。他現在回家也要先為兄長服喪,過幾個月任命下來正好走馬上任。”

金陵守備這個缺是他臨來西北大營時無意中聽說的,本來他在兵部和軍隊這邊沒有什麽人脈,也沒想著安插什麽親信去金陵也就沒有在意。如今他有了想法,這個缺就給薛鵬。

他原本就想著拉攏薛鵬的,因為薛鵬大哥死了只能作罷。如今自己給他這個官職,他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印記,算是他齊王一派的。

而且金陵世家頗多,有了一個薛鵬在那裏說不定他將來還會有所收獲,暫且把他當成一枚閑棋。

齊王想來想去,就決定立刻給兵部那邊寫信運作薛鵬擔任金陵守備。哪怕此刻金陵守備已經有了人選,也要給他挪開。

羅元帥立刻拱手稱頌起他來,說他是個知人善任的賢王。

齊王雖然並不喜歡聽人吹捧自己,可羅元帥說的情真意切,他也不禁有些飄飄然。

原本他是被人算計不得不來西北大營這邊,可是到了這裏他又覺得不虛此行。不光跟羅元帥這樣的軍中大佬有了關系,還收獲頗豐,收獲了像薛鵬等人為他所用。

不光是他,羅元帥近距離接觸了這齊王之後也有了一些想法。

廢太子之後皇上一直不沒有再立太子,諸皇子當中不乏躍躍欲試之人。

因為這些皇子,朝政被弄得一團亂。他這遠離朝堂的人受到的波及還算輕,那些天天要上朝的人可是受到不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