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4頁)

因為羅羌王被俘,那些羅羌人投鼠忌器,而薛鵬他們就把這些羅羌俘虜當成盾牌沖出了羅羌王庭。

等到一口氣跑到安全的地方,薛鵬必須要考慮怎麽才能把這些俘虜押回來。

他一邊派人快馬回來送信,一邊又把俘虜都捆紮的結結實實扔在騎兵的馬背上,再順著來路返回。

來的路上他們已經費勁了周折,回去的路上馬背上還有人,馬的負擔很重。

再加上羅羌人已經知道王庭被偷襲的事情一直按兵不動的□□王所部已經離開駐地追了過來,同時前左右三庭王也已經知道,已經舍棄了對中原的進攻,往回趕來想要在半路上堵到薛鵬所部救下羅羌王。

可以說薛鵬去的時候靜悄悄,回程的時候卻驚天動地面臨的挑戰更多。

好在他的部下們因為突襲王庭的事情正士氣高昂,而接到報信的羅元帥也立刻調動人馬去接應。

雖然又是一番驚心動魄,薛鵬他們還是有驚無險的回來了。

只是去的時候是五百人,回來的時候也僅剩下幾十人,而這剩下的幾十個人也個個身上都有傷,可想而知他們經歷了多少血戰。

這些活著回來的人自然會受到褒獎,尤其是策動這次突襲並親自執行的薛鵬。

羅元帥告訴薛鵬,皇上已經接到戰報,很是高興正準備親自來西北大營犒賞三軍,順便見見被俘虜的羅羌王。

“你小子這次可是立大功了,你走之前我跟你說過,只要你能活著回來,這官要升爵位也要有了。尤其你還把那羅羌王把逮回來了,估計一個侯爺是少不了了。”羅元帥開心的拍著薛鵬的肩膀說。

薛鵬可以說是他在軍中看著長大的,如今有這樣的成就,他從心底為薛鵬感到高興。

這幾天軍中人人都是喜氣洋洋的,偏偏身為正主的薛鵬看起來很是平靜,這讓有些人對他另眼相看,覺得他是個淡泊明志的人。

其實薛鵬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功勞有多大,他有前世跟隨衛青霍去病的經歷,這次的戰役也是借鑒了當年狼居胥山一役的經驗。

他就覺得這次的勝利,直接反映出當年的冠軍侯的軍事才能有多麽令人驚艷。

所以他就對羅元帥說:“元帥,末將都說了,這是末將了解漢時名將衛霍等人的經歷才能取得的成果,末將不敢居功。”

“不是你的功勞是誰的功勞?你總不能讓我把衛青霍去病的大名報上去吧?你小子這幾天好好收拾一下,皇上快到了,到時一定要召見你的,你給我好好表現。”

羅元帥的態度很是堅決,薛鵬也不多說什麽:“末將趁皇上還沒到,先把這次隨我突襲陣亡的兄弟的後事安排好。好請元帥多多為他們向朝廷討封賞,沒有他們末將絕對回不來的。”

聽薛鵬這麽說,羅元帥的心情也沉重起來。

他們這些帶兵之人,離了手下的兵就什麽都不是了。

他揮揮手:“你去吧,我讓糧餉官多支銀子,你不用給我省銀子。回頭我自會跟朝廷討要屬於他們的封賞,讓他們的後事辦的體面,家裏人也能得到照顧。”

薛鵬拱手下去,親自去辦這件事。

在薛鵬把那些陣亡士兵的後事都處理的差不多之後,皇上也終於到了。

如今的皇上就是當初他見過的齊王,齊王在做了皇帝之後年號叫齊康,被人稱作齊康帝。

本來皇帝出行光是事前準備都要小半年的,這一次齊康帝卻在接到羅元帥的報捷文書之後,立刻下旨輕車簡從用最快的速度趕來了西北大營。

齊康帝很是高興,他繼位已經三年有余,上面還有太上皇坐鎮,還有幾個兄弟在一旁虎視眈眈。

他正想要在文治武安方面有所建樹,雖然也頒布了幾個利國利民的法令,只是時間尚短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效果來。

這個時候,羅元帥報捷無疑是雪中送炭。

對一個皇朝來說,內政沒有武功更能彰顯國威的。

可以說這次的西北大捷,足以震懾朝中暗處那些聲音,讓那些有異心的人能安穩許多。

對於給了自己如此功績的西北大營,齊康帝自然是無比喜愛,一定要重重封賞的。

另外加上,那羅羌王也被俘虜了,他需要見見這位讓西北邊境一直不穩的羅羌首領,顯示國威之余也要處置他的。

可以說齊康帝是帶著愉悅的心情來到西北大營的,迎接他的是早就準備好的,盔明甲亮的西北大營將士。

齊康帝是選擇騎馬進營的,一進應門就聽到山呼海嘯的歡呼聲:“皇上萬歲萬萬歲!”

這歡呼聲由數十萬將士發出,可以說有地震山搖的效果。

齊康帝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帝,在聽到這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之後也有些飄飄然。好在他很快就清醒過來,按照事先準備的程序進行他的勞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