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瓷器(第3/4頁)

蕭彧說:“我打算拿來給小幸運當飯碗的。”小幸運是他養的那只豹貓,因為它很幸運被裴凜之所救,蕭彧給它起名字叫幸運。

這時練完兵的裴凜之從外面回來了,一眼就看見了魚兒手裏的碗:“郎君,成功了?”

蕭彧看見他,頓時笑彎了眼:“對,這次終於成功了,你快看。”

裴凜之快步跑過來,拿過魚兒手裏的碗,這個碗顏色發黑,因為釉裏摻了草木灰,釉色還不均勻,並且釉面凹凸不平,但的的確確已經是瓷碗了,裴凜之說:“郎君,這個碗給我吧。”

蕭彧笑:“你要這個幹什麽,我還打算給幸運做飯碗呢。以後給你燒好的。”

裴凜之臉色變了變:“我就要這個,這是郎君燒出來的第一個瓷碗,意義非凡。魚兒替我拿去洗幹凈,放好了,告訴所有人,不許用我這碗。”

“好的,裴郎君,我記下了。”魚兒接過碗,拿到廚房去洗刷。

其實他不說也不會有人拿,因為是分餐制,每個人吃飯的碗都是固定的,且都是自己吃自己洗的。就是擔心家裏來客人了,廚房裏忙碌的人將這碗拿去給客人用了。

蕭彧哭笑不得,這不是過是自己的實驗品,做得並不好,只能算個勉強成功的產品而已,但他執意如此,還讓人挺感動的,凜之永遠都是最支持他的人。

從這天早上起,裴凜之就開始用這只碗吃飯了。家裏人基本都在用椰子碗吃飯,只有裴凜之端了一個甚至都不算圓潤的瓷碗在吃飯,真正做到了特立獨行。然而他卻渾然不覺,飯吃得特別香。

蕭彧看著忍俊不禁,只能強迫自己吃飯的時候不去看他。

有了第一次成功,接下來就會順利多了,因為蕭彧每次都做了詳細的記錄,按照這個步驟進行下去,成功幾率將會大大提升。

為了使燒造更為穩定,蕭彧又燒了好幾次,成功率能夠達到六到七成,這才重新用閔翀和吉山帶回來的粘土做陶坯。

因為材料有限,蕭彧做得十分小心謹慎,最後終於在這批土裏挑選出了最好的一種,用這個土燒出來的瓷器細膩光滑,上釉效果也最好。

蕭彧決定以後就從用這個土燒瓷了,而且運氣不錯,粘土產地就在珠官縣境內,騎馬不用一天能來回,若是驅牛車采挖粘土,大概需要兩三天,這個時間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確定好取土地點,閔翀和吉山又領著人跑了一趟,這次從村中雇了幾個人一起去,以後取粘土這事就得這些人幫忙了,畢竟閔翀和吉山都是要出海的。

出發時,他們趕了幾輛牛車。牛是從村中租借的,大車是蕭彧未雨綢繆提前讓木匠師傅做的,沒有橡膠做車輪,將直木彎曲做車輪難度有點大,幹脆就用碩大無比的古木做輪子。

蕭彧都覺得有點作孽,這麽大的樹,不知道長了幾百幾千年,最後還是沒能逃過砍伐的命運。要是有橡膠樹就好了,雖然崖州能種,但橡膠樹原產地跟辣椒土豆玉米紅薯一樣,都在遙遠的南美洲,那塊被上天偏愛的土地上。真希望有一天,他能駕船穿越太平洋,抵達那片富饒的土地,將那些統統都帶回來。

瓷窯終於修了起來,蕭彧開始在村中物色人手,家裏的孩子雖然能幫上忙,但到底年紀小,起碼需要一個管事的。

這天上午蕭彧上完課,準備離開,便聽見來上課的孟洪說:“蕭郎君留步。”

蕭彧停下來:“孟大哥有事?”

孟洪說:“我聽聞郎君要建瓷窯。”

蕭彧點頭:“對,好不容易燒好了,終於可以建窯了。”

“瓷窯需要人手嗎?”

蕭彧意外地看著他:“孟大哥想來幫忙?”孟洪是家中的頂梁柱,除了給孩子們上課,還要種地打漁,還有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采珠,並且蕭彧將珠核植入的事都交給他負責了,他只會比蕭彧更忙。好在從他來上課之後,家裏的地也都是學生們幫忙在種了。

孟洪擺手:“我不來,我沒空,只是想推薦一個人。”

“有合適的人選嗎?”蕭彧問。

孟洪說:“是內弟,年初他家娘子難產而死,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幼兒,他原本也是打漁采珠為生的,如今家中有孩子要照顧,我想替他謀份不需外出的差事。”

“只要人品能保證,人勤快能幹,可以啊。”蕭彧滿口答應。

孟洪面露喜色:“那就謝過郎君了,我回頭就讓小舅子過來。”

蕭彧說:“那他家在哪兒?”

孟洪說:“他到時候就搬我家來住,帶著孩子一起來。白日裏我家娘子就幫他照看一下兩個孩子。”

蕭彧點頭:“那就得辛苦嫂子了。”

孟洪苦笑:“也是沒有辦法,窮苦人家,又是親戚,能幫襯就幫襯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