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擴建(第2/2頁)

所以蕭彧最近在和閔翀、王涓一起商量擴建番禺城的事,番禺城太小了,東西南北縱向不過五裏,而且規劃也不合理,顯得非常淩亂,但要改造起來成本也非常大。

因而蕭彧決定將番禺城從東西向再各拓展二裏地,東邊用來修建官府衙門與官員宅邸,西邊用來建坊市,並按照貿易的內容進行劃分,比如批海貿行、牛馬市、菜市等。

蕭彧問:“閔大人覺得是官府出錢修建好房子再賣出去呢,還是直接賣地讓他們按照官府規劃的方式修建?”閔翀是戶部的,負責出錢,所以這事非他不可。

閔翀說:“我以為西市可以賣地,東城則由我們自己建吧。咱們的錢既要建府邸,又要建西市,只怕不夠用。”

蕭彧對王涓說:“那設計規劃的事就交給小王大人了。”

王涓激動地說:“臣必定竭盡全力,肝腦塗地。”

蕭彧擺擺手:“盡力而為即可。”

東西城外不少都是空地,再拓展一點,便是田地。官府出面,跟田地所有者買下來,進行規劃後,西市的地皮再再全城進行拍賣,價高者得,拍了地的人負責填坑修房子。

東城的則由官府出面規劃修建,修建了六部衙門、太學以及各種官邸。

雖然蕭彧知道將來並不會在番禺建都,但這麽規劃起來對番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少按照他推行的通商政策,番禺的商貿會極其繁榮,規模會非常大,只怕現在的規模還有點不夠用呢。

蕭彧提出拓寬東西兩城時,有官員提議應該修建一座真正的行宮。

蕭彧來番禺後,一直都住在刺史府,辦公也在這裏,在修東城之前,刺史府是最大的衙門,蕭彧住這裏理所應當,但如今要拓建新城了,六部衙門都準備重建,為何不修行宮呢?

行宮與其他官府衙門離得近,也方便蕭彧差遣,日後他就算遷都到北邊去,番禺還留一所行宮,他想什麽時候回來住都行。

蕭彧拒絕了,他修六部衙門,是因為六部官員都擠在原來的長史府中辦公,一個衙門一兩間屋子,局促得要死。某個部門討論爭執,隔壁部都聽得見,非常尷尬,必須要搬遷才行。

他現在住在刺史府挺合適,廣州直接隸屬他管轄,沒有設新的刺史,所以沒必要為新刺史騰地方,等到以後他遷都到北邊,這宅子還可以改回刺史府,給新一任的廣州刺史用。

說白了,蕭彧還是怕浪費錢,畢竟行宮的規格和普通的宅邸是不一樣的,他沒必要為一座住不了幾天的宅子浪費那麽多錢,省點錢幹正事不挺好的。更何況天下未定,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蕭彧拒絕建行宮的事不知怎麽就傳到了城內,百姓聽說皇帝竟不舍得給自己建造一座新宮殿,都紛紛稱贊他儉樸,是個體恤百姓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