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渡河(第2/3頁)

裴凜之的攻勢越來越猛,一邊打一邊尋找慕容敢的破綻。他趁著慕容敢回擊,槊掃過來的時候,身體往後一仰,背部幾乎貼在了馬背上,電光石火間,手中的長槍卻穩穩地送了出去,一槍紮中了慕容敢的左手腕。

慕容敢下意識一抖,手中的槊差點脫手而去。雖然受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他知道,今日若是落敗,那多半就是他的死期了。

慕容敢自認不是怕死之輩,他早就想過,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也許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但他知道,他不能死在這裏,元崧親政時間不長,朝中那些大臣各懷鬼胎,並沒有對他完全臣服,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壓制,元崧這個皇位就要坐不穩了。

因為有這麽一層顧慮在,慕容敢便萌生了退意,他虛晃一槊,趁著裴凜之躲閃的機會,撥轉馬頭就跑,一邊跑一邊喊:“護駕!護駕!”

他的隨從聽了,紛紛從四面八方湧上來,將他團團包圍起來。

慕容敢被眾將士包圍著,一起朝汝陽城的方向逃去。

裴凜之萬萬沒想到慕容敢會逃走,他催動閃電去追擊。但慕容敢已無心戀戰,躲在將士們中間拒不應戰。

外圍都是東戎兵,重重阻礙著裴凜之前進,他不得不先清理小兵,但這些人也不願意跟他打,而是抱了一個目標,就是往城中快速撤退。

裴凜之看著朝汝陽城狂奔的慕容敢,也沒再追擊,而是召集自己的親隨,砍斷了被慕容敢舍棄的帥旗,然後大聲齊呼:“慕容敢逃了,東戎敗了!東戎敗了!”

帥旗在戰場上是將士們的主心骨,只要旗在,哪怕是只剩最後一個人,也不能說這一方失敗了。旗在,戰魂便在。旗倒,眾人心頭那口氣就泄了。

所以東戎的帥旗一倒,原本就沒占上風的東戎兵精氣神一下子散了,再也無心戀戰,紛紛抱頭潰逃。

一時間,整個戰場越發混亂起來,一方丟盔卸甲,抱頭鼠竄,朝身後的汝陽城跑去,一方窮追猛打,乘勝追擊。

慕容敢進城之後,便命人將城門關了起來,這樣安軍就無法進城,當然,逃回去的東戎兵也同樣進不了城。

東戎兵無處可去,被安軍擊殺的有之,繳械投降的有之,四散奔命的也有之。

十幾萬兵力,如果不是因為慕容敢逃回城內,至少也能打上數場戰爭,畢竟這麽多人,就算是站在不動讓安軍砍人頭,也不是幾個時辰就能砍完的。

只能說,慕容敢太看得起自己,以為親自督戰就一定能贏。然後又因為自己的一念之差,拖累了十幾萬東戎兵,一場戰爭就決定了勝負。

最終導致三萬余人被殺,近十萬被擒,余者四處潰逃,十幾萬的大軍就這麽沒了。

不過慕容敢已經顧不上這些,他此時早已從北門出了城,火速逃回洛陽,他要趕在安軍追上來之前回去,帶著元崧逃到黃河以北去。

洛陽還有五萬守兵,但安軍大軍一到,這五萬兵給安軍塞牙縫都不夠。所以慕容敢迅速說服了元崧,趁安軍未到,帶著這數萬大軍渡河,以黃河天塹為屏障,死守河北的晉州、冀州與燕州,與安國分江而治。

裴凜之大約猜到了元崧和慕容敢的打算,所以這邊戰場剛一結束,都來不及讓大家休整,便率領著大軍朝洛陽奔去,同時給蕭繇送信,讓他繞路洛寧,直奔洛陽。

洛寧雖有數萬兵力,但在三十多萬安軍面前是不夠看的,只要拿下洛陽,回頭再來慢慢收拾洛寧。

果然不出料,緊趕慢趕到洛陽時,元崧早就帶著朝中文武百官匆匆離開了洛陽,去黃河渡口了。

裴凜之馬不停蹄地繼續追擊,待到黃河邊上時,還有三萬余東戎兵正在河灘上等待渡河。

天氣已是深秋,正是黃河枯水期,水位並不高,但要渡河,還是得借助船只、筏子等工具。附近的船只和筏子全都被找了過來,甚至還有人在臨時做木筏,也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用,人太多了。

元崧和朝廷百官早就過河了,余下的這些都是普通的東戎將士。安軍一到,便將這些東戎將士團團圍住,他們面對著數以倍計的安國大軍,身後是滾滾黃河,退無可退,無不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與絕望。

進是死,退也是死,這些東戎將士已經無路可走,也毫無戰意,只得繳械投降。

面對著濤濤黃河水,裴凜之停下了追趕的腳步,現在還不是渡河的時候,身後還有十幾萬東戎兵沒有肅清,要將黃河以南的敵人全都肅清之後,才能放心去追擊元崧。

所以他又調轉馬頭,率領隊伍回到洛陽,派出隊伍逐一肅清那些還未投降的東戎兵。

得知皇帝已經舍棄河南逃往河北,還留在河南的東戎將士也沒了戰意,安軍打下東戎人占領的城池並沒有費太多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