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阿青並未就留便起身……(第2/3頁)

“是呀,杭大人,連大人可是個好官,你可不能這麽寒他的心啊!”

“我家五口人,要不是連大人開倉放糧早就餓死了。”

“連大人對我們有大恩!”

連侯的好名聲在百姓間已經到了根深蒂固地地步。

這王氏不過是不清不楚地說了幾句話,那些百姓就開始義憤填膺地支援他。

好似此人真的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這下王氏基本都不用說話了,只是跪在那兒可憐兮兮地抹眼淚,剩下的話,自然已經有人替她說了。

阿青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切,她就說應城有趣吧,隨時都能上演一出大戲。

杭拾甫的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在其中,沒法他又只能扯著嗓子大聲道:“請聽我說,諸位,請聽我說……”

還是沒人聽他說,百姓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地觀點。

他嗓子都啞了,也沒人理會他。

直到這個時候,杭拾甫才真正意識到,他在應城百姓中的威望有多低。

現在幾乎沒人願意聽他說一句話,解釋一句。

接著也不知道這些百姓自己腦補了什麽出來,個個開始用譴責的目光看向他,好像杭拾甫已經把人給殺了。

做了天理不容的事。

杭拾甫怔怔地看著這一切,一時間有些無措,心底發涼。

短短一瞬的時間,他體會到了什麽叫有口難辯。

阿青自然是注意到杭拾甫暗淡下來的眼神。畢竟是自己的人,這麽一副樣子也怪可憐的。

阿青嘖了一聲,然後走到馬夫身邊拿過他手裏的鞭子,啪地一聲狠狠甩了一下。

鞭子劃破空氣,發出脆響一下子壓過了那些聲音。

順帶著也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那鞭子帶來的凜冽氣流掃過王氏的側臉。

她只覺得臉上一通,絲絲血跡流了出來。

王氏本能得就要叫出來,但擡眼既見阿青似笑非笑地神情和那雙看不清情緒的雙眸。

那驚叫聲旋即被堵在了喉嚨裏。

她想起城中對於阿青的傳聞,心裏湧起了畏懼感。她垂下了頭,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地捂著臉。

其他人也被這一聲響亮的鞭聲嚇了一跳,他們一抖,嘈雜的聲音瞬間消失,周圍安靜地即使掉下一根針也能聽見。

阿青把鞭子一扔,丟在了地上,然後擡眼對杭拾甫說:“說吧,沒人敢打斷你了。”

杭拾甫聞言,心下一酸。對於阿青的維護,他自是感激萬分。

對著阿青鞠了一禮,隨即他又轉身啞著嗓子對衙門口面前越聚越多的百姓說到:“請諸位放心,我與連大人只是之前為解應城之急時,意見不同有了分歧而已。

所以才迫不得已將連大人暫時關了起來。但本官起誓絕無傷害連大人之舉。”

杭拾甫的話說完後,還是沒人敢吱聲,他們畏懼地看了一眼阿青。

阿青道:“他的話都聽懂了嗎?”

下面的人看著阿青,遲疑地點點頭。

阿青滿意了,她點點頭然後擡手指了指人群中的幾個人把人都叫了出來。

被叫出來的人摸不著頭腦,但又怕得要死。當下腿一彎就跪在了地上。

而另外留在原地的人則暗自慶幸。

但很快他們眼中的慶幸就轉為了毫不掩飾地羨慕。

只見她對一旁的杭拾甫說:“這幾個人剛才都幫你說了好話,就一人賞一塊金子吧。”

杭拾甫一愣,底下的人一愣,跪在地上的人更是直接懵了。

這這這不是要罰他們,是要賞他們?

就因為剛剛杭拾甫成為眾矢之的時他們出言維護了兩句?

有腦子機靈地倒是想到了,其實很簡單,因為杭拾甫背後站著的就是阿青。

現在質疑杭拾甫就是在質疑她,所以她才會有如此反應。

果然下一瞬阿青的話證實了這個猜測。

阿青身子微動,指著下面的眾人,嘴角上揚,道:“記住了,你們臣服的人是我,應城是我的。”

她宛如女皇一般,高高在上,一雙美麗的鳳眼氣勢逼人,讓人不敢直視。

這就是應城的城主,應城的皇!

無人能越過她,更遑論在她面前因旁人無視她,並詆毀她的人。

這時下面的百姓再也站不住了,他們紛紛跪倒在地,卑微地垂下頭顱。

阿青再一次告訴了他們,這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應城了,世道變了,應城也是有主的了。

所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剛才他們一個勁地維護連侯的行為可以說是已經在閻王殿門口打了一個轉了。

迅速意識到這一點,剛才那些頭腦一熱的人對連侯出言維護的人,臉色一白,恨不得扇自己幾個耳光。

這其中以王氏的臉色最為難看,是她的疏忽,忘記了應城已經有主了。她本想救連侯,可沒想到以往讓他們無往而不利的民心現在幾乎成了催命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