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杭拾甫鐵……(第2/2頁)

所以自古以來能流傳千古的東西,那的確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小覷不得。

阿青將細娘他們留在府衙留在了府衙,這戲一唱就是好幾天,有人路過衙門都能聽見裏面傳來的聲響。

有好這口的,甚至會準時準點蹲在靠近阿青院子的外墻下,如癡如醉地聽著。

與此同時,阿青就如同這出戲唱的那樣,因應城之戰威懾天下,震驚世人。而應城從前這個不起眼的北方小城徹底入了世人的眼裏。

要知自大寧建朝以來,從來都只有府官,沒有城主。

這應城遵這女人為城主是要幹什麽?

明目張膽的造反?

但京都對此毫無反應,各路勢力也只能按下心思靜觀其變。

阿青一人屠殺幾萬兵馬,其兇殘狠辣的手段,委實可怕了一些,讓不少人驚疑不定。有人懷疑傳聞是否誇大,也有人恨她恨得咬牙切齒,摔碎了好幾個茶杯。

而也正是因這一戰,阿青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天下的格局。叛軍因這半數的人馬折在了應城,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分崩離析。

於某一日突然消失。

叛軍造反失敗,京都立刻派人收拾幕後主使。

那北方幾大豪強被抄家滅族,死無全屍。

說來諷刺當初應城的求救信發出,遲遲不見回應,這治罪反叛都是挺快的

而原本等著叛軍攻入京都,他們好打著討伐叛軍的旗號舉兵入京的諸侯們也失算了。

誰也沒想到小小的應城裏還藏著這樣一個人物。

這下沒人的屁股再坐得穩了。

正因如此,在阿青還在府衙閑閑地看戲時,天下各方人馬已派人悄悄前往應城。

慣常冷清的應城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每日城門口都會排起長龍,等著入城。

……

今日城門口等著入城的人只增不減,於有些別有用的人來說,傳聞和親眼看見,實實在在的兩碼事。

有人曾懷疑應城那一戰的真實性,認為其誇大其詞了。

但當他們真正踏入這裏,在城外看著腳下深黑色的泥土寸草不生和城墻之上吊著的人時

這些人面面相覷,眼底全是駭然。

只見那高高的城墻上密密麻麻地吊著許多人,不知是死是活。

有知曉底細地悄聲說了一句那是當初攻打應城的俘兵。

這話一出眾多人都噤若寒蟬,覺得後脖子發涼。

“聞爺,這可是殺雞儆猴?”

人群中一白面書生模樣的人低聲對身旁的身材挺拔,樣貌清俊的男子說到。

被稱作聞爺的人,做文士打扮,淩厲的眉目間浸染了些許笑意,使他身上的冷冽之感淡了幾分,添了幾分儒雅之色。

他看了一眼城墻吊著的俘兵,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說:“殺雞儆猴,也要看儆的是哪裏猴。”

說著他灑然一笑,道:“進去吧,去瞧瞧這位大寧朝的第一位城主。”

各懷心思的人陸陸續續進了城,而後想著法的想要探阿青的底。